首页 / 中医如何治疗腱鞘炎

中医如何治疗腱鞘炎[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505

⊙仪陇县中医医院  宋 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手部或腕部经常会因为频繁的活动而感到疼痛、活动受限,这很可能是腱鞘炎在作祟。腱鞘炎,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字,其实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改变,给许多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那么,腱鞘炎究竟是什么?中医又有哪些传统疗法来应对它呢?

腱鞘炎是腱鞘因反复机械性摩擦而引发的炎症。身体中的肌腱如绳索般连接肌肉和骨骼,腱鞘则像其“保护套”,润滑并减少摩擦。手部或腕部频繁活动会导致肌腱与腱鞘过度摩擦,引发腱鞘充血、水肿、纤维鞘壁增厚,使腱鞘腔狭窄,导致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

面对腱鞘炎这个“小麻烦”,中医传统疗法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对于腱鞘炎同样如此。根据不同的证型,中医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调理:从中医视角看,腱鞘炎与气血不畅、经络阻滞息息相关。气滞血淤型患者,局部疼痛剧烈,痛点固定,夜间加重,手指屈伸不便。中医治疗常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之方,如身痛逐瘀汤加减。方中桃仁、红花、川芎、当归活血化淤;没药、五灵脂、香附理气止痛,共促经络气血畅通,化解淤血阻滞。寒湿痹阻型患者,则患病部位酸胀疼痛,遇寒更甚,得温则舒。此时宜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细辛、防风祛风除湿散寒;肉桂温通经络;桑寄生、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共奏散寒湿、通经络、强筋骨之效。

中药外洗热敷: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外治方法。中医会选用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淤、通络止痛功效的中药,如乳香、没药、伸筋草、透骨草、红花等。将这些中药煎水后,先以热气熏蒸患病部位,待水温稍凉后,再用毛巾蘸取药液热敷。中药的药力借助温热之力,能够更深入地渗透肌肤,直达病所,起到温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每天坚持1~2次,每次20~30分钟,就能有效缓解疼痛、减轻肿胀。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患者在家就能自行施行。

针灸推拿治疗: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对腱鞘炎疗效显著。常选阿是穴(疼痛局部)、合谷、外关、阳溪等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直达病所,疏通局部气血;合谷穴理气止痛、疏风解表;外关穴调理三焦、疏通经络;阳溪穴善治手腕疾患。配合提插捻转手法,激发经气,改善气血运行。同时,推拿按摩亦不可少。专业医生先轻轻按揉患病部位及周围,放松肌肉;再以弹拨手法重点作用于硬结,松解粘连;最后进行关节屈伸活动,增加活动范围。针灸与推拿相结合,共同促进腱鞘炎的恢复,改善局部气血不畅,使患者早日康复。

小针刀疗法:小针刀是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医学微创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于病程较长、腱鞘粘连、硬结明显的患者,小针刀能够发挥独特优势。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将特制的小针刀刺入病变部位,通过切割、松解粘连的腱鞘组织,解除对肌腱的束缚,恢复肌腱的正常滑动。这种方法创口微小,术后恢复快,一般经过1~2次治疗,配合适当的术后康复,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小针刀治疗必须由专业医生操作,以确保安全。

劳逸结合才能有效预防

对于腱鞘炎预防,则主要是做到不要让手部受累太过。首先,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连续从事重复性的手部劳动。工作间隙要多休息,活动一下手指和手腕,比如做一些简单的握拳、伸展、旋转手腕等动作,都能有效预防腱鞘炎。其次,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使用电脑、写字还是做手工,都要确保手腕处于自然、舒适的位置,避免过度弯曲或伸展。再者,可以加强手部锻炼,闲暇时可以练习握拳松开、手指对捏、手腕屈伸等动作,增强手部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最后,要注意保暖,寒冷天气尽量减少手部暴露,避免寒湿之邪入侵,诱发腱鞘炎。

总之,腱鞘炎虽然让人烦恼,但中医传统疗法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效的应对手段。如果不幸患病,不要慌张,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也要注重日常的预防工作,远离腱鞘炎的困扰,保持手部的健康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