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603
泸州市古蔺县人民医院 陈丹丹
介入手术作为一种融合了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的微创治疗方法,近年来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涉及范围广泛,几乎涵盖人体所有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心血管、神经、肿瘤、泌尿系统疾病等。尽管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患者在术前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促进术后恢复。
1.术前评估与沟通
患者需与医生进行深入的病情交流,这包括但不限于详细叙述个人的病史,如过往疾病、家族遗传病、慢性疾病的发展情况等。同时,过敏史也是医生必须了解的关键信息,因为某些麻醉药物或手术材料、对比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在这过程中,患者还应提供详尽的用药史,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及草药等的使用情况,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医生会基于患者的自述,进行全面的体检,这一过程旨在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功能、血液指标等重要生理参数,通过细致的体检,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手术风险,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2.心理准备
介入手术虽为微创手术,但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患者在术前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因此,医生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通过与患者沟通,向其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在心理准备过程中,医生还可以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成功案例,让患者了解手术的成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进一步消除患者的疑虑。也可让患者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减轻焦虑情绪。通过充分的心理准备,患者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及术后的恢复。
3.体位训练
手术前一日,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床上排便、排尿等动作的训练,因为术后,患者可能需要卧床一段时间以促进恢复,此时如果无法适应在床上进行排便、排尿等日常活动,将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尿潴留、便秘等问题的出现。通过体位训练,患者可以逐步掌握在床上使用便盆、尿壶等工具的正确方法,以及如何在保持体位稳定的同时,顺利完成这些基本动作,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术后护理人员的负担。
4.饮食调整
一般来说,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减少油腻、辛辣、生冷食物的摄入,以免对手术产生不利影响。手术前一天,患者应遵循医嘱,适量进食清淡流食,确保晚餐不过饱。全麻患者需在术前8~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饮,局麻患者术前一晚的晚餐清淡适量,以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食物反流、呛咳等风险。此外,术前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满足手术应激和术后恢复的需要,如瘦肉、鱼、禽蛋、奶制品、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还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萝卜、南瓜、苹果、猕猴桃等,有助于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A等营养素,提升身体免疫力。
5.术前准备
术前1天,患者应当进行全身擦拭、沐浴,特别是要仔细清洁手术区域,以去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防止因颅内压升高而对手术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良好的休息状态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为手术做好生理上的准备。术前,根据医嘱按时口服药物,这些药物通常包括抗凝剂、降血压药物等,目的是预防手术过程中的血栓形成和血压升高,而影响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