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陈远娇
怀孕期间,女性的身体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口腔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据统计,约有60%~75%的孕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炎,而严重的牙龈炎可能会发展成牙周炎。因此,了解孕妇为何容易患牙周病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对于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孕妇为何容易患牙周病?
激素水平变化:怀孕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雌激素和孕酮的水平大幅上升。这些激素的变化会导致牙龈组织对牙菌斑中的细菌更加敏感,使得牙龈更容易发炎。具体来说,高水平的雌激素和孕酮可以促进血管扩张,增加牙龈的血流量,从而使牙龈变得肿胀、红润,甚至轻微触碰就会出血。这种现象在孕期尤为常见,被称为“妊娠期牙龈炎”。
饮食和口腔卫生护理习惯改变:怀孕期间,许多女性的饮食习惯会发生改变。一方面,孕妇可能会因为恶心、呕吐等症状而偏好软食或甜食,这些食物更容易附着在牙齿表面,为细菌提供丰富的营养来源,加速牙菌斑的形成。另一方面,频繁的进食或夜宵习惯也会增加口腔内酸碱度的变化,破坏口腔内的微生态平衡,促进致病菌的生长。而且很多孕妇孕期不适感强,容易恶心呕吐,如果家庭口腔卫生护理效率下降,就容易导致口腔内细菌的生长繁殖。
生活压力增大:怀孕本身就是一个生理和心理上的重大变化过程,孕妇往往会面临较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身体上的不适,还包括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负担等。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焦虑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得口腔黏膜和牙龈组织的抵抗力减弱,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炎症。
2.孕妇如何预防牙周病?
加强日常口腔卫生护理:孕期加强口腔卫生护理是预防牙周病的基础。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作用,含有金银花成分的牙膏也具有此功效,因此孕妇可以使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孕妇缓解上火、牙龈肿痛等不适症状。选择软毛牙刷,避免过硬的刷毛损伤牙龈。此外,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也非常重要,频率为一天1~2次,因为牙缝往往是牙菌斑最容易积聚的地方。对于孕妇来说,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牙龈更容易发炎,因此更需要坚持每日彻底清洁牙齿,保持口腔清洁。
定期进行专业洁牙:建议孕妇在怀孕前就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及时治疗现有的口腔疾病。怀孕期间,最好每3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和洁牙,以确保口腔健康。专业的洁牙可以清除牙齿表面和牙缝中的牙石,减少牙周病的风险。
调整饮食习惯:怀孕期间,合理的饮食不仅关系到胎儿的健康成长,还直接影响到母亲的口腔健康。孕妇应尽量避免高糖食物和碳酸饮料,这些食物容易导致牙齿脱矿,增加龋齿和牙周病的风险。可以选择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等健康食品,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有助于清洁牙齿表面,促进牙龈健康。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和绿叶蔬菜,可以增强牙龈的抵抗力。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成分,孕妇每天需要摄取1000~1300毫克的钙。可以通过食用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或是深绿色蔬菜、豆类等植物性食物来补充钙质。如果饮食中难以获取足够的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补充剂。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孕妇每天应保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这有助于缓解身体疲劳,增强免疫力,减少牙龈发炎的风险。睡前彻底清洁口腔,可以有效减少夜间细菌的滋生。其次,适量运动。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瑜伽等,不仅可以改善孕妇的心情,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但是,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学会有效管理压力:怀孕期间,由于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孕妇可能会感到焦虑或抑郁。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