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血管通路:透析患者的“生命之桥”

血管通路:透析患者的“生命之桥”[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29

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 陈秀青

血管通路,对透析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座至关重要的“生命之桥”。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能够确保透析过程中血液的顺畅流动,从而有效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反之,如果血管通路出现狭窄或阻塞,透析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为确保这条“生命线”始终畅通无阻,日常护理显得尤为关键。以下将介绍几项关键的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血管通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卫生护理:预防感染的首道防线

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是其生命线,保持其清洁卫生至关重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每次透析前后,患者和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部卫生规范,使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洁双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对于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或移植物内瘘(AVG),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和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品。建议每天使用温和的肥皂清洗皮肤,并轻轻擦干。若发现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疼痛或分泌物,应立即告知医生。此外,患者应避免在穿刺部位附近剃毛或进行其他可能引起皮肤损伤的操作,以降低感染风险,确保血管通路的安全与稳定。

固定插管:确保血流稳定的基石

对于使用中心静脉导管(CVC)或临时透析导管的患者而言,正确固定插管是防止移位和脱出的关键。插管固定不当可能导致血流不畅,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

医护人员在插入导管后,会使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并用透明贴膜或专用固定装置将导管牢固地固定在皮肤上。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或拉扯导管,特别是在穿衣、洗澡或睡觉时。如需移动身体,可用手轻轻扶住导管,防止其受到外力牵拉。此外,患者应定期检查导管是否松动或移位,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正确的固定不仅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流,还能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高透析效果。

观察与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的关键

定期观察和记录血管通路的状态是确保其正常运作的重要手段。患者和家属应学会识别常见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对于AVFAVG,患者应每天检查内瘘的搏动和震颤情况,确保其通畅无阻。若发现搏动减弱或消失,可能是内瘘堵塞的征兆,需立即就医。同时,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渗血或渗液等现象,这些都是感染或出血的警示信号。对于使用CVC的患者,还应注意导管周围皮肤的颜色和温度变化,以及是否有脓性分泌物。

详细的记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管通路的安全和有效。患者和家属应将观察到的任何异常记录在专用的护理日志中,以便在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血流检查:保障透析成功的关键

确保充足的血流量是血液透析成功的关键。医护人员会在每次透析前对血管通路进行血流检查,以评估其功能状态。

对于AVFAVG,可以通过触诊检查内瘘的搏动和震颤,或者使用多普勒超声仪测量血流速度。若发现血流量不足,可能是由于内瘘狭窄、血栓形成或其他问题引起的。此时,医护人员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穿刺位置、进行球囊扩张术或溶栓治疗。

对于使用CVC的患者,医护人员会检查导管是否通畅,确保血液能够顺利流入和流出。通过定期的血流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保证透析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科学的护理和细致的观察,我们可以确保血管通路始终保持畅通无阻。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这座“生命之桥”始终坚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