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如何做好生活护理[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4
◎长宁县铜锣镇卫生院 何敏
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高血压病人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合理饮食
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在烹饪过程中,可使用低钠盐或限盐勺等工具来控制盐分的添加。同时,避免食用腌制、熏制、酱制等高盐食品。
高血压患者应减少脂肪的摄入,特别是动物脂肪和反式脂肪酸。这些脂肪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导致血压升高。优先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等,并控制食用量。同时,避免食用油炸、油煎等高脂食品。
高血压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粗粮、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脂、血糖,对控制血压有积极作用。保持饮食多样化,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血压患者可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蛋、奶等。这些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功能,但也要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过多摄入导致肾脏负担加重。
高血压患者应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会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减轻胃肠道负担,有利于血压控制。
规律运动
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中低强度的运动方式。这些运动方式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避免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方式,如快跑、举重等,以免导致血压升高。
运动强度以中等为宜,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最大心率约为220-年龄)。每次运动时间持续30~60分钟,每周至少进行3~5次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倒或受伤。特别是在进行户外运动时,要选择安全的场地和天气条件。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运动,如高温、寒冷等。
遵医嘱用药
降压药物种类繁多,患者应通过专业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避免自行购买降压药物或随意更换药物种类和剂量。
患者应按时服药,不要漏服或忘服。漏服或忘服药物会导致血压波动,不利于病情控制。可设置提醒或使用智能药盒等工具来帮助自己按时服药。
在服用降压药物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如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咨询。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定期监测血压
患者要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及时发现血压升高的趋势。若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咨询。患者可以在家中自备血压计,定期监测血压。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并记录测量结果。若血压波动较大,可以每隔4~5小时进行一次血压测量。
患者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血压监测,以获取更准确的血压数据。在医院监测血压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保持放松状态,避免紧张导致血压升高。
保持良好心态
患者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导致血压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患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可通过参加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紧张情绪。患者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绘画、养鱼、练字、听音乐等。这些兴趣爱好有助于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
调整作息
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按时起床和睡觉。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睡眠7~8小时。睡前可泡热水澡或用热水泡脚,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有助于睡眠。
此外,患者应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不良习惯。这些习惯会导致血压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