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流感高发,试试中医防治[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1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卫生院 余成英
随着冬季的来临,流感这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也进入了高发期。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不仅在现代医学中备受关注,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也有着详尽的阐述和独特的防治方法。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快、影响广。现代医学认为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乏力等,严重时可并发肺炎、心肌炎。中医则根据症状将流感细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分别见于冬季、春夏和夏季,症状各异。这种分类体现了中医的精细观察和个体化治疗理念。
中医强调避外养内
中医在流感的防治上,强调“避外邪,养内正”的原则。所谓“避外邪”,就是尽量减少与流感病毒的接触机会。出门时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挡空气中的病毒颗粒;室内勤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降低病毒在室内的浓度;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减少与潜在感染者的接触。而“养内正”,则是通过提高人体的综合素质,包括免疫力、健康调节能力等,来增强人体对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人的体质各异,不同体质的人群在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情的发展和转归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提高免疫力上,需要针对不同体质进行对应的调理。
不同体质饮食有别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饮食调养是增强体质、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根据体质的不同,饮食调养也有所区别。
平和体质:这类人群阴阳气血调和,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健脾滋肾的食物,如小麦、黄豆、山药等,以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气虚体质:气虚人群元气不足,容易感到疲乏无力。建议多吃健脾益气的食物,如芡实、山药、小麦、人参等,以补充元气。
阳虚体质:阳虚人群阳气不足,畏寒怕冷。应多摄入温阳补肾、滋补脾阳的食物,如韭菜、羊肉、牛肉、辣椒等,以温补阳气。
阴虚体质:阴虚人群阴虚内热,阴液不足。建议多吃甘凉滋润、滋阴潜阳的食物,如鸭肉、百合、木耳、番茄等,以滋养阴液。
痰湿体质:痰湿人群气血津液运化失调,容易形成痰湿。应多吃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米、冬瓜、萝卜等,以化湿祛痰。
湿热体质:湿热人群湿热内蕴,容易长痘、口臭。建议多吃清热利湿、甘寒的食物,如莲子、绿豆、黄瓜等,以清热利湿。
血淤体质:血淤人群面色晦暗、血行不畅。应多吃活血化淤的食物,如胡萝卜、香菇、黑豆、醋等,以活血化淤。
气郁体质:气郁人群气机不畅、情志不舒。建议多吃行气解郁的食物,如香菜、洋葱、玫瑰花等,以疏肝理气。
特禀体质:特禀人群容易过敏。建议饮食清淡均衡,少吃辛辣食物和含有致敏物质的食物,以避免过敏反应。
中药防治安全有效
除了饮食调养,中药也是防治流感的重要手段。连翘、金银花、柴胡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流感。连翘适用于热闭心神、肺热炽盛等原因导致的流感;金银花则适用于风热犯表型的流感;柴胡则可用于治疗风寒化热、风寒束表造成的流感。
穴位保健效果良好
中医的穴位保健法也是防治流感的有力手段。艾灸关元穴可以温补元气、增强免疫力;按摩涌泉穴可以滋阴降火、安神定志;刮痧疗法则可以有效缓解感冒期间的头痛、发热、恶寒等症状。这些穴位保健法简单易行,无需专业设备,适合家庭自我保健。
情志起居不可忽视
情志起居的保健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环节。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发怒和焦虑,有助于人体气机调畅和固护卫阳。充足的睡眠也是增强免疫力的关键,成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则至少应保证9小时的睡眠时间。此外,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是增强体质、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八段锦、易筋经、体操、太极拳、跑步等运动方式都可以选择,以身上有微微温热感或微微汗出为佳。
总之,中医在治疗流感的方法上不仅仅关注于治病本身,更强调从日常生活中增强自身体质、预防流感的发生。通过避外邪、养内正、饮食调养、中药防治、穴位保健以及情志起居保健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流感的发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