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治疗哮喘方法

中医治疗哮喘方法[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23

◎四川省宣汉县土黄镇中心卫生院 肖嘉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显著影响。除了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中医学作为一个古老而深厚的医学体系,也提供了独特而有效的治疗哮喘的方法。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影响气道的通畅性和功能,导致患者容易出现气道过敏反应、气道痉挛和狭窄,进而引发呼吸困难和喘息声。哮喘患者常感气短和窒息感这可能是由于气道收缩和黏液过多导致气道狭窄所致。持续或间歇性的喘息声是由于气道痉挛和狭窄引起的,为了增加气流,他们可能需要更深的呼吸。哮喘患者常常出现咳嗽,特别是在夜间或清晨。咳嗽可能是由于气道黏液过多或气道刺激引起的。

中医认为,哮喘的发病与外感风寒有关。风寒是一种外邪,进入人体后可导致气道的痉挛和炎症反应,从而引发哮喘发作。外感风寒通常发生在寒冷季节或暴露在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群中。肺脾肾功能失调是导致哮喘的内在原因之一。肺主气,脾主运化,肾主水道。肺、脾、肾的功能失调可能导致体内的气机紊乱,使哮喘症状加剧。肺气不足、脾胃湿气、肾阳虚等情况被认为与哮喘的发生有关。此外,中医将情绪和情志与哮喘的发生也联系在一起。情志因素可能通过影响人体的气机运行和免疫功能,从而影响哮喘的发病和病情。

中药治疗哮喘是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中药被广泛应用于哮喘的治疗,通过调整气机、平衡脏腑功能来缓解哮喘症状。其中,一些中药被广泛用于开胸通气、温肺化痰和平喘止咳等方面。例如,麻黄具有发散风寒、开通肺气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寒性哮喘;桔梗则具有润肺、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痰湿阻肺的哮喘;而杏仁则具有润肺止咳、平喘化痰的作用,适用于痰热壅肺的哮喘。这些中药在中医治疗哮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平衡和调节机体内的气机和功能,减轻哮喘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对于中药的使用和剂量,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调整,并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针灸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哮喘方面展现了一定的疗效。针灸通过在特定穴位插入针具,调整气血流动,平衡体内的功能,以缓解哮喘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针灸治疗哮喘时,选择合适的穴位至关重要。肺经穴位是常用的针刺穴位,包括太渊穴、中府穴、井穴等。这些穴位被选用是为了调节肺气的运行和疏散作用,以减轻气道痉挛和炎症反应。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穴位,如风池穴、鱼际穴等,以增强通气、平喘的效果。针刺技术是针灸疗法的核心之一。在针灸治疗哮喘中,常采用稳定插刺、轻度扭转、提鼻法等针刺技术。这些技术旨在调整气机、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肺部功能,减轻气道痉挛和炎症反应。此外,还可以使用导引针刺技术,通过在特定穴位刺激后引导气机,促进肺气的疏通和调节。

背部推拿是中医按摩疗法中常用的技术之一也多用于缓解哮喘症状。捶打推拿是通过使用掌根和拳头在背部有节奏地进行捶打,以促进气血流动,舒展胸腔,缓解气道痉挛。这种手法可以刺激背部的相关穴位,如肺经的穴位,以调节肺气的运行和疏通。另一种常用的背部推拿技术是揉推推拿,通过使用掌心或指腹在背部进行揉动和推拿,以刺激穴位和经络,以调节肺气的运行和疏通。这种手法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改善肺部功能,减轻气道痉挛和炎症反应。除了背部推拿,还可以应用其他的按摩手法和技巧来治疗哮喘。例如,可以使用指压法来刺激胸部和腹部的穴位,以促进气机的疏通和平衡。还可以结合揉动、推拿、点按等手法,按摩肺经、胸部、背部和其他相关区域的穴位,以促进气道畅通,平喘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