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急救常识,关键时刻能救命[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1
柳州市柳江区人民医院 邓发昌
在生活中,意外随时可能发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常识,往往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减轻伤害。以下是8大重要的急救常识,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并牢记。
心肺复苏术(CPR)
对于呼吸和心跳突然停止的患者,心肺复苏作为一种紧急救治手段被实施。发现人突然摔倒,意识丧失而没有呼吸或只有濒临死亡的叹息样的呼吸,立即启动心肺复苏。先让患者仰卧于稳固的平面上,解下领口、领带和腰带之类束缚物。施救者站在患者的一侧,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胸骨中下1/3交界处)作为按压点,双手交叠,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频率至少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为5~6厘米,每按30次进行人工呼吸两次。在人工呼吸过程中,用一只手提起患者下颌,让患者头后仰,用另一只手捏住患者鼻孔,待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再用嘴巴充分包住患者嘴巴,慢慢吹出气体,每次吹的持续时间超过1秒钟,以保证胸廓的明显起伏。这样不断重复,直至专业急救人员赶到或者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及心跳。
海姆立克急救法
用以抢救异物堵塞气道所致窒息,如果是成人或1岁以上儿童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握拳,拳眼置于患者上腹部(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抱住握拳的手,迅速向内侧和上方撞击患者腹部,重复数次,至异物脱出或患者恢复呼吸。对不满一岁的宝宝来说,要脸朝下,置于双臂之上,双手托住头、颈,另一手掌根拍打宝宝后背两个肩胛骨间5下,再把宝宝翻端正,用两根手指迅速按压两次乳头连线的中点,轮流按压5下,直到异物流出。
止血包扎
遇外伤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若为小伤流血,可直接用干净纱布或毛巾压迫创面止血。对于较大动脉出血,可采用指压止血法,如上肢出血可压迫肱动脉(位于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下肢出血可压迫股动脉(位于腹股沟中点略偏下)。边按压止血边尽快找清洁绷带和三角巾包扎,包扎时需注意用力要适度,太松不能起到止血的效果,太紧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如创口内存在异物,切勿随便取出,要用异物固定好,尽快求医。
烧烫伤急救
烧伤烫伤后必须先快速离开热源,如被火焰灼伤,立即就地取材,翻滚以厚重的衣服遮盖扑灭火焰;若为热液烫伤应尽早脱掉湿透的衣服。接着,使用流动的冷水对受伤的区域进行15~30分钟的冲洗,以降低该区域的温度,并减缓疼痛与损伤的严重程度,切忌乱涂牙膏和酱油,以免影响医师判断伤情。
触电急救
当检测到有人员触电时应快速断电,可将电源开关关好或者拔下插头等。如不能及时断电,可使用干木棍、竹竿等绝缘物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用手拉扯触电的人,免得自己也被电到。当触电者被转移至安全地带时,应立即检查触电者的呼吸及心跳情况。如触电者呼吸心跳不稳,立即心肺复苏并叫急救人员急救。
中暑的急救
处在高温环境中的人,如果有中暑的表现,如头昏、头痛、口渴、出汗多、四肢乏力、体温上升等,要赶紧把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下衣服,使之平卧静养。用湿毛巾擦患者的身体使其冷却,并将冰块和冰袋置于患者的前额、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的大血管上进行冷敷。让患者适量喝淡盐水、藿香正气水,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如患者中暑症状较重并有昏迷和抽搐时,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骨折的固定
在面对骨折患者的时候,切勿随意移动伤处,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若为开放性骨折首先止血包扎,再找适当的夹板、树枝、木板等来固定骨折处,固定时应在骨折的上、下关节以上,夹板和肢体之间以绷带或布条绑扎牢靠,但不要太紧,固定好后尽早送医院继续治疗。
溺水急救
发现溺水者立即救至岸边,登岸时应快速清除溺水者口鼻内异物如泥沙和水草,使呼吸道畅通,如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同时呼叫急救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时应注意按压频率及深度、人工呼吸操作规范等。即使溺水者呼吸心跳恢复,也要送医院做全面的检查与观察,因溺水可引起肺部感染、脑水肿及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