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县鹤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叶琳
心绞痛,医学上简称AP,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绕?别担心,接下来我们会深入浅出地探讨这一复杂而又常见的症状,同时为你提供一套科学且实用的应急处理方案。
一场突如其来的“心痛”
1.身体感受:从轻微到剧烈。心绞痛的感觉,因人而异,但多数患者描述为胸部有一种压迫感、紧缩感或沉重感,仿佛有人在你胸口放了一块大石头。这种不适感可能持续数分钟,也可能转瞬即逝,但每次发作都会让人心有余悸。有些人可能只是感到轻微的胸闷,而严重者则可能伴有剧烈的疼痛,甚至放射到手臂、颈部、下巴或背部。
2.突发性:难以预测的时间炸弹。心绞痛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突发性,它不会提前通知你何时到来,可能在你进行日常活动时突然发作,也可能在你休息时悄无声息地袭来。这种突发性不仅让患者措手不及,也给医生诊断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3.诱因多样:生活中的“隐形杀手”。心绞痛的诱因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寒冷刺激、饱餐或吸烟等。这些诱因就像生活中的“隐形杀手”,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心脏健康。
了解发病机制
1.病理生理机制:复杂而微妙。心绞痛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心肌的缺血缺氧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等多个方面,这些机制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心绞痛这一复杂而微妙的疾病。
2.临床表现:多样性与个体差异。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仅限于胸痛,还可能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外,不同患者之间的症状也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鉴别诊断:排除“干扰项”。在诊断心绞痛时,医生需要仔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辅助检查手段进行鉴别诊断,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胸痛的疾病,如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胃食管反流等。
学会应急处理
面对心绞痛这一突如其来的“敌人”,我们需要一套科学且实用的应急处理方案,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自救或救人一命。
1.立即休息:给心脏“减压”。当心绞痛发作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即停止一切活动,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休息。这有助于减轻心脏的负担,减少心肌的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2.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快速扩张血管。对于已知有心绞痛病史的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是非常必要的。当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将一片硝酸甘油片放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能够迅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从而缓解心绞痛。但请注意,硝酸甘油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不宜频繁或过量服用。
3.呼叫急救:关键时刻的生命线。如果心绞痛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预防性措施:防患于未然。除了应急处理,预防心绞痛同样重要,包括: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心绞痛的重要诱因,应尽量避免;定期进行心电图、血压、血脂等项目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
心绞痛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其特点,掌握科学的应急处理方法,并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就能有效地降低其发生率和危害程度。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关爱自己的心脏健康,让生命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