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区分小儿感冒与支气管肺炎[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6
四川攀枝花米易县得石镇中心卫生院 郝静英
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区分小儿感冒与支气管肺炎是至关重要的。这两种疾病虽然在某些症状上可能相似,但它们的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都有显著差异,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保障儿童健康至关重要。
小儿感冒
小儿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类型。感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出含有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可以被周围的人吸入,从而导致感染。此外,感冒还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而传播。例如,当一个健康的孩子触摸了被病毒污染的玩具或门把手,然后又触摸自己的口鼻,就有可能感染病毒。
小儿感冒的主要症状包括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喉咙痛、低烧等,这些症状通常较轻微,且多为自限性,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特别的治疗。然而,这些症状可能会让患儿感到不适,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睡眠。体征方面,小儿感冒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的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但一般不会有明显的肺部体征。医生在进行体检时,可能会发现患儿的咽部有轻微的红肿,扁桃体也可能出现轻度肿大,但通常不会听到肺部有啰音或其他异常声音。
小儿感冒的病程一般为3~7天,预后良好,大多数患儿在一周内可以完全康复。尽管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在病程中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确保没有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如中耳炎或肺炎。如果症状持续不退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针对小儿感冒,医生们通常会采取对症治疗的方式来进行干预,包括确保患儿能够获得充分的休息时间,鼓励他们多喝水以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同时使用退热药物来帮助缓解和减轻发热的症状。由于小儿感冒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抗生素是不适用的,因为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具有治疗效果。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来对抗病毒,以减轻患儿的症状并缩短整个病程的时间。
为了预防小儿感冒,家长和照顾者应采取一些基本的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患儿前后,以减少病菌的传播;避免让儿童接触已经感冒的患者,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可以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引起,其中细菌性肺炎较为严重。肺炎的传播途径与感冒相似,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肺炎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出含有病原体的飞沫,这些飞沫可以被周围的人吸入,从而导致感染。此外,肺炎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体表面而传播。
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持续高烧、咳嗽加剧、呼吸急促、胸痛等,这些症状比感冒更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持续高烧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脱水、乏力等症状,加剧的咳嗽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呕吐或腹痛,呼吸急促和胸痛则可能会影响患儿的正常活动和休息。体征方面,医生在进行听诊时,可能会听到患者肺部有异常的声音,如啰音或呼吸音减弱,这些都表明肺部存在炎症或感染。严重时,患儿可能出现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等缺氧表现,这些症状表明患儿的肺部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需要立即就医。
支气管肺炎的病程较长,通常需要数周时间才能完全恢复。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并发症可能包括胸腔积液、肺脓肿或呼吸衰竭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延长病程,还可能对患儿的长期健康产生影响。因此,一旦确诊为支气管肺炎,应立即开始适当的治疗,并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
支气管肺炎的治疗需要根据引起疾病的病原体类型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是细菌感染,通常需要使用特定的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则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能需要住院接受治疗,通过吸氧来改善呼吸状况,以及通过补液来维持身体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性治疗措施。
预防方面,除了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和避免接触感染源外,还应包括接种疫苗。对于那些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更应加强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