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仁寿县视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向玉梅
肝脏作为人体极为关键的代谢器官,承担着合成蛋白质、解毒、排毒等核心功能,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肝功能检验通过测定血液中多项指标来反映肝脏健康状况,深入了解这些检验结果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损伤或疾病,如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正确解读指标能助力评估肝脏功能,为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依据,定期检查对肝脏健康意义重大。
肝功能常见检测项目包括——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主要存在于肝脏并参与氨基酸代谢过程,当肝脏遭受损伤或发生病变致使肝细胞破裂时,ALT就会释放并进入血液,进而导致血液中ALT水平升高,这一现象在肝炎、脂肪肝以及肝硬化等病症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急性肝炎发作时ALT水平会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升高态势。
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俗称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脏和肌肉等多种组织中。一旦这些组织中的细胞受到损伤,AST便会释放到血液中,从而使得血液里的AST水平升高。由于AST并非肝脏独有的酶,所以其水平升高也可能与心脏、肌肉等其他器官的损伤存在关联。
3.γ-谷氨酰转移酶(GGT)
γ-谷氨酰转移酶(GGT)在肝脏和胆道系统中含量极为丰富,因此常被用于评估肝脏健康状况以及排查胆道是否存在异常。当肝脏或胆道受到损伤时,GGT水平一般会升高,这种情况在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胆囊炎和胆管炎等疾病中尤为常见,并且GGT升高有时还可作为长期饮酒的标志,对于判断酒精性肝损伤具有重要意义。GGT正常参考值范围为7~60U/L。
其他重要的肝功能指标包括——
1.总蛋白(TP)
总蛋白(TP)作为血液中涵盖白蛋白与球蛋白等所有蛋白质的总和,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毕竟肝脏是人体主要的蛋白质合成器官。当总蛋白水平降低时,很可能暗示着肝脏合成功能遭受损害,像肝硬化、肝衰竭这类疾病便常常伴随总蛋白水平低下的情况。TP正常范围为65~85g/L。
2.白蛋白(ALB)
白蛋白(ALB)是肝脏合成的主要蛋白质,它承担着维持血浆渗透压以及运输营养物质的重要功能。一旦肝脏功能受损,白蛋白的合成量就会随之减少,进而致使血液中白蛋白浓度下降。低白蛋白血症通常和肝炎、肝硬化等病症紧密相关,它的正常范围为40~55 g/L。
3.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
胆红素是红细胞破裂后产生的物质,肝脏肩负着将其转化并排出体外的重任。总胆红素由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共同构成,胆红素水平升高一般与肝脏代谢功能障碍或者胆道阻塞存在联系,常见于肝炎、肝硬化、胆管炎等疾病。正常情况下,总胆红素不高于25μmol/L。
那么,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有哪些呢?
1.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是由病毒、药物、酒精等因素致使肝脏产生的炎症反应,患者常表现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黄疸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ALT和AST水平往往显著升高,肝脏正常代谢功能受影响,胆红素也有升高的可能。要是急性肝炎未得到及时治疗,极有可能逐渐发展成慢性肝炎,甚至引发肝功能衰竭,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2.慢性肝炎与肝硬化
慢性肝炎若没能有效控制,炎症持续存在,最终可能使肝脏出现纤维化并发展为肝硬化,此时ALT和AST水平长期居高不下,白蛋白浓度下降表明肝脏的合成能力减弱,同时总胆红素的升高反映出肝脏的排毒功能受损。肝硬化作为肝脏严重受损的体现,常伴有腹水、黄疸等症状,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3.脂肪肝
脂肪肝是肝脏内脂肪过度积聚造成的,通常和不良饮食习惯、过度饮酒或肥胖等因素紧密相关。早期脂肪肝或许无明显症状,但肝功能检验常显示ALT、AST水平轻度升高。若不加以控制,脂肪肝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务必予以脂肪肝足够的重视并尽早干预,防止病情恶化。
肝功能检验是了解肝脏健康的重要工具,通过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白蛋白、胆红素等指标,能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及时发现潜在肝脏问题。了解指标意义并结合临床症状分析,能尽早干预治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可有效降低肝脏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