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从病因到治疗的全面解析[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0
⊙宜宾三江新区白沙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陈林
骨关节炎,这一常见的关节疾病,不仅影响关节软骨,更波及整个关节结构,包括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以及周围肌肉,导致关节退变、纤维化、断裂乃至全面损害。本文将深入探讨骨关节炎的成因,并详细介绍其治疗措施,旨在帮助读者降低发病风险,提升生活质量。
骨关节炎本身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但下面这些因素会促进其发生、发展——
1. 年龄:岁月无痕,关节有损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内部的软骨细胞经历自然衰减,合成代谢与增殖能力减弱,对生长因子的响应也变得迟钝。这一系列变化导致软骨细胞活性下降,关节承受冲击与提供结构保护的能力大打折扣。同时,关节周围肌肉力量逐渐衰退,神经系统对关节稳定性的调控减弱,韧带松弛,使得关节更易受损。
2. 肥胖:体重之重,关节难承
体重过重是骨关节炎的重要诱因之一,尤其是下肢关节如膝关节和髋关节。肥胖者在日常活动中,关节承受的压力远超正常体重人群。研究显示,体重每增加1公斤,行走时膝关节所受压力即增加3至6倍,长期高负荷加速关节软骨磨损与退化。
3. 先天发育不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关节发育异常或形态畸形导致关节面对接不正,有效承载区域缩小,承重轴线偏移,加剧关节软骨压力,加速磨损。同时,软骨下方骨小梁结构因压力集中而面临更高应力挑战,易诱发微小骨折,若未及时修复,将导致骨质结构局部塌陷。
4. 损伤积累:积劳成疾,关节受损
无论是急性创伤还是慢性劳损,都可能对关节造成损伤,引发骨关节炎。急性创伤如骨折、关节脱位或韧带撕裂等,直接损伤关节软骨或导致关节面不平整;慢性劳损则因长期反复动作或过大负荷,导致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退化。
骨关节炎的治疗,需要综合采取以下措施——
1. 基础治疗:早期干预,全面防护
基础疗法在骨关节炎早期干预与治疗中占据核心地位。这包括患者教育、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体重管理、关节灵活性锻炼、肌肉强化训练等。应用辅助行走设备、物理康复手段、关节防护措施以及生活辅助设施,建立科学的日常活动模式,减少长途行走、登山、频繁上下高楼及维持不良体态,有效预防与控制病情进展。
2. 药物治疗:缓解疼痛,减轻炎症
药物治疗是骨关节炎管理的重要手段。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硫酸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则能改善软骨代谢,延缓关节软骨破坏,作为长期治疗药物。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镇痛药或类固醇激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副作用。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使用抗风湿药或生物制剂,控制炎症反应和疾病进展。外用药物如扶他林软膏、消炎止痛的膏药,以及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等,也提供有效治疗。
3. 手术治疗:精准施策,恢复功能
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关节清理术、关节置换术和软骨修复术等。关节清理术通过关节镜清理病变组织,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关节置换术适用于严重骨关节炎患者,切除受损关节表面,替换为人工关节,恢复关节功能;软骨修复术则促进受损软骨再生,采用自体软骨移植或细胞培养技术,修复受损区域,延缓骨关节炎发展。
综上所述,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涵盖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综合管理,以期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