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了解布鲁氏菌病:人畜共患的隐形威胁

了解布鲁氏菌病:人畜共患的隐形威胁[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4

⊙宾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关慧娴

布鲁氏菌病(Brucella)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影响着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这种疾病不仅对畜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形势日益严峻。

布鲁氏菌“祸首”

布鲁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无鞭毛、不形成芽孢的短小杆菌,属于布鲁氏菌科。这种细菌主要引起布鲁氏菌病,也称为波状热或地中海热,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特点包括:

1. 细胞内寄生:布鲁氏菌能够在巨噬细胞等宿主免疫细胞内部生存和繁殖,从而逃避机体的免疫反应。

2. 生物特性:它是一种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至37摄氏度。对湿热、紫外线以及常用消毒剂较为敏感,但在低温干燥环境中可以存活较长时间。

3. 分类:根据储存宿主和生化反应的不同,世界卫生组织将布鲁氏菌属分为6个种和19个生物型。其中,羊种布鲁氏菌毒力最强,牛种次之,猪种相对最弱。

从动物传播给人类

布鲁氏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从动物传播给人类,以下是详细的介绍——

直接接触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当人类在与受感染的动物或其排泄物、分泌物(如血液、尿液、阴道分泌物)、流产物等直接接触时,细菌通过皮肤伤口或眼结膜等黏膜进入人体。例如,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如果个人防护措施不当,就可能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受到感染。

消化道传播:食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食物或饮水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未经巴氏杀菌处理的奶制品(如生奶、未消毒的奶酪)是常见的传染源。如果人们食用了来自感染山羊或绵羊的未经高温消毒的羊奶或奶制品,或者摄入了含有病原体的肉类或内脏,也可能导致感染。

呼吸道传播:布鲁氏菌容易形成气溶胶,在空气中悬浮。当人们吸入这些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尘埃时,就可能发生呼吸道感染。此种传播方式常见于特定职业环境中,比如皮毛加工、圈舍打扫以及实验室操作人员等,他们更容易因吸入被污染的空气而感染。

此外,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非常罕见,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女性可能会在分娩时或母乳喂养时将疾病传给孩子。

确诊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测

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从轻微到严重不等,且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诊断有时较为复杂。

发热是布鲁氏菌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间歇性或波状热型,即体温波动较大,发热与无热交替出现。再者,患者会出现出汗症状,尤其是在夜间,可能会大量出汗,有时需要更换衣物。患者会感到极度疲劳和无力,这种状态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许多患者报告有明显的食欲下降,这可能导致体重减轻。一些患者会感到关节痛和肌肉疼痛症状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影响日常活动。

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积极就医。目前,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测。其中,细菌培养是传统的金标准方法。通过从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如血液、骨髓或其他体液,然后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是否有布鲁氏菌的生长。这种方法虽然准确,但耗时较长,通常需要数天到数周的时间,而且对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

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中。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快速且敏感的检测方法,它能够特异性地扩增布鲁氏菌的DNA片段,从而在短时间内给出诊断结果。与传统培养方法相比,PCR不仅速度快,而且可以在感染早期就检测出病原体,对于及时控制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还有一些其他检测手段也被用于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定抗体,而间接血凝试验则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反应来诊断疾病。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预防大于治疗,避免发生布鲁氏菌病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链。日常生活中,大家应避免食用未经检疫或未煮熟的肉类及其制品,饮用安全水源,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