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围性眩晕病人护理要点

周围性眩晕病人护理要点[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6

⊙巴中市南江县人民医院   

周围性眩晕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其病情本身,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出全面、细致的护理计划。

病情评估与观察

作为护理工作的首要环节,病情评估与观察是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基础。初步病情评估时,护理人员需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初步病情评估当患者因周围性眩晕就医,护理人员需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眩晕发作时间、频率、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以初步判断病因和类型。随后进行全面体格检查,重点关注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状态及眼球震颤、听力、平衡功能等,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可能并发症。根据病情,协助医生进行前庭功能、听力测试及头颅CT或MRI等辅助检查,为后续治疗和护理提供有力依据。

持续病情观察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眩晕症状,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新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安全。此外,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因病情反复、生活不便易导致焦虑、恐惧,需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以促进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综合评估与反馈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定期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包括眩晕症状、生命体征及心理状态,以判断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评估结果需及时反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释评估结果和治疗计划,增强配合度。根据评估结果,护理人员需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或制定康复锻炼计划,确保患者安全舒适,促进康复。

休息和体位管理

为了让周围性眩晕患者更好地恢复,合理的休息与恰当的体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注意休息周围性眩晕病人发作期应确保充足休息,护理人员需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干扰提升睡眠质量。眩晕未缓解前避免剧烈运动,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需避免过度劳累。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安排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在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适当散步等轻度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助力康复。

体位管理在眩晕发作期,患者宜采取侧卧等舒适体位以缓解症状。护理人员需提醒患者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快速站起,以防眩晕加重。变换体位时应缓慢,并适当支撑头部。可指导患者先坐起片刻再站立,或利用床栏、扶手辅助,减少头部晃动。同时,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以减轻颈椎负担。行走时,建议患者使用拐杖或助行器,确保步态稳定,降低跌倒风险。护理人员应给予细致指导,保障患者安全。

饮食护理

对于周围性眩晕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护理同样重要。

清淡饮食:患者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蔬菜汤等,这些食物可以减轻肠胃负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控制盐分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因为盐分过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加重眩晕症状。护理人员可以教患者如何识别高盐食物,并替换成低盐或无盐食物。

均衡营养:患者的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免疫。建议多吃瘦肉、鱼类、蛋类及苹果、香蕉、菠菜等蔬果。

充足水分水分不足可能导致便秘等问题,而水分过多则可能导致水中毒。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口味偏好,制定个性化的饮水计划。

利尿消肿对于由耳内半规管淋巴水肿引起的周围性眩晕患者,可以选择一些利尿消肿的食物,如冬瓜、西瓜、薏米、香菇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缓解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总之,对于周围性眩晕患者的护理,我们需要做到细致入微、全面掌握。通过病情评估与观察、休息和体位管理、饮食护理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促进他们的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