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中医医院 李 燕
脑出血,这一脑血管疾病,如同脑部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它因血管破裂或破损,使得血液泄漏至脑组织中,从而引发一系列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问题。然而,科学的护理如同一道坚固的防线,能够帮助患者重建健康,重拾正常生活的希望。本文将深入探讨脑出血的病因、护理技巧以及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旨在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一份全面的护理指南。
多因素共同作用
脑出血并非凭空而至,其背后隐藏着多重诱因。
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老年人难逃高血压的魔爪。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使得血管壁承受巨大压力,如同随时可能爆裂的气球,一旦压力超过极限,脑出血便悄然而至。
情绪波动:研究表明,约有三成的脑出血患者是因情绪过激而发病。当愤怒、激动等强烈情绪涌上心头时,心跳加速、血压飙升,脆弱的血管在瞬间承受不住这股“怒火”,从而导致脑出血。
长期吸烟:长期吸烟者,尤其是男性,往往更容易成为脑出血的“目标”。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速动脉硬化,使血管变硬、变脆,从而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因此,戒烟,是预防脑出血的重要一步。
长期饮酒:长期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凝血功能改变,使得脑部血流加快,如同汹涌的洪水冲击着脆弱的血管壁,最终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科学护理守护生命
面对脑出血这一严峻挑战,科学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临床护理:在患者急性出血期,护士需密切监护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变化,每30~60分钟观察1次,病情稳定后改为2~4小时1次,并详细记录。患者应绝对卧床,避免搬动,体位变换需轻柔,以防加重脑损伤。头部略抬(<30°),以促进血液回流和呼吸。便秘者予缓泻剂或开塞露通便。操作集中,减少探视,必要时低流量吸氧。
昏迷患者护理:对于昏迷患者,护士需更加谨慎地判断其意识状态并给予恰当的护理。每30分钟观察1次病情并记录,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抢救准备。口腔及眼部的护理也不容忽视,每日进行2~3次口腔护理,用湿纱布盖住口鼻以防口腔干燥、口腔炎等;口唇干裂者需涂以唇膏滋润保护;眼睛不能闭合者需涂擦眼膏并用湿纱布遮盖以防角膜炎等的发生。
预防护理并发症:压力性溃疡(PU)、烫伤、抓伤等是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护士需做到“七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勤交班)以预防PU的发生;冬天为患者保暖时要谨防烫伤;定期为患者修剪手指甲以防自身抓伤;烦躁的患者应给予床档保护及约束带保护性约束以防坠床及自行抓扯各管道。
加强饮食护理:脑出血昏迷患者常伴有呕吐,在24~48小时内应暂时禁食。病情稳定后48~72小时可安置胃管进行鼻饲流质饮食。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暂停鼻饲并改用胃肠外营养以供给足够的营养支持。
心理护理:脑出血患者因肢体瘫痪、语言功能障碍等且病程较长而易产生绝望、自卑等心理。护士应尊重关心患者,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反复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帮助患者和家属调整心情以积极配合治疗。
注意事项不容忽视
患者出院并不意味着护理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防止意外发生:指导患者及家属防止坠床及跌倒;感觉障碍者禁用热水袋以防烫伤;加强翻身以防PU的发生;指导肢位的正确摆放以促进功能恢复。
药物管理: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用降血压等药物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
饮食调整:建议患者进食低盐低脂饮食并戒酒忌烟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适量运动与心情调节:鼓励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并适量运动但勿过度疲劳;同时保持大便通畅以促进身体健康。
功能锻炼与康复训练:教会家属坚持为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和语言康复训练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
总之,脑出血虽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但科学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来应对它。通过细致的护理、全面的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并远离疾病的困扰。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脑出血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