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县人民医院 林 茂
重症呼吸衰竭,这一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是呼吸系统疾病恶化至严重阶段的产物。它阻碍了肺部的通气或换气功能,导致人体无法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从而引发缺氧和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对于这类患者,科学、细致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治疗的辅助手段,更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康复的关键。
识别症状表现
重症呼吸衰竭的症状多样且严重,主要包括呼吸功能紊乱、发绀、神经精神紊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器官衰竭等。
呼吸功能紊乱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呼吸频率增快,患者费力呼吸,呼吸浅快,鼻翼扇动。在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潮式呼吸、叹息样呼吸或呼吸抑制。发绀则是低氧血症的特征性表现,患者的口唇、面色、甲床等部位会出现青紫色,严重时甚至全身青紫。
神经精神紊乱方面,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嗜睡、抽搐、意识丧失甚至昏迷等症状。水电解质紊乱则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如二氧化碳潴留、糖皮质激素和利尿剂的使用等,使得患者体内的液体和电解质平衡被打破。
器官衰竭是重症呼吸衰竭的严重后果。由于身体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各个器官无法得到充足的养分供应,逐渐失去工作能力,最终可能导致全身器官衰竭。
全面细致护理
对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措施需要全面而细致,既要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也要关注其心理状态。
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是患者日常基础,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及必要时每小时尿量,分析血气判病情,并观察意识、发绀、皮肤及出血情况。
环境方面,要保持病房内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者的休息和康复。饮食方面,患者应摄入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注意少量多餐,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生命体征监测也是常规护理的重要一环。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衰竭程度、血压、脉搏、尿量和神志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此外,氧疗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要遵医嘱给予患者合理氧疗,以纠正缺氧状态。
预防感染同样重要。要严格限制探视,预防交叉感染,保持病房的清洁和消毒。体位护理也要根据病情选择不同体位,如半卧位、侧卧位等,以确保气道通畅。
对症护理
除了常规护理,对症护理也是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用氧是关键。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合理调整氧疗方案,以增加肺泡内氧的含量,提高氧气弥散能力,从而纠正缺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要及时清理分泌物,对于需要气管插管的患者,要将导管固定到规定的位置上,选择合适的牙垫以利于固定和吸痰。同时,要保持人工气道通畅、湿化,吸痰时注意痰液颜色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体液平衡与营养支持不容忽视。在保持血容量、血压稳定的前提下,要合理控制出入量。同时,要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脂肪、低糖类食物,按医嘱做好鼻饲或静脉高营养护理。
用药护理方面要谨慎。使用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医嘱规定的浓度和时间滴入,注意观察不良反应。使用呼吸兴奋剂时,要保持呼吸顺畅,滴速不宜过快。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定期检查口腔黏膜有无真菌感染。
心理护理
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面临生死考验,长期机械通气易引发焦虑恐惧。医护人员需充分理解,主动关心,积极沟通,深入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需求,给予支持。
同时,可以安排患者家属或朋友前来探望,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对于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患者,可以使用非语言的方式与他们沟通,如手势、表情等。通过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医护人员需要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支持。同时,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患者渡过难关,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