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如何护理高血压患者

如何护理高血压患者[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8

⊙四川省宣汉县土黄镇中心卫生院  王 宇

高血压作为我国中老年人群好发的疾病之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一旦患病,科学的护理很是关键。

警惕严重并发症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若控制不当,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心脏疾病:受高血压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造成心血管缺血严重,进而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此类疾病是指由于患者全身动脉血压持续增高,进而引起视网膜屏障受损、血浆渗出,造成视网膜水肿和出血的情况。

肾衰竭:高血压对肾小球动脉的影响较大,在高血压的长期影响下,患者会出现蛋白尿,降低肾小球滤过率,进而造成慢性肾衰竭。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此类并发症的起病较急,患者表现为胸部剧烈疼痛,并可向背部放射,若动脉瘤破裂可导致患者死亡。

高血压危象:此类并发症是严重程度较高的一种疾病,就是指在不良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的血压在短时间内上升到200/120毫米汞柱以上,造成患者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严重损害。

科学护理是关键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要想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病情加重,需要做好全方位的护理工作。

饮食护理:数据表明,高血压与饮食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饮食方式不科学,高蛋白摄入量过多,就会引起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在保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实现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减少食用盐的摄入量。高血压患者适合吃的食物有新鲜蔬菜、水果、瘦肉、蛋类等,不适合吃腊肉、咸菜、肥肉、油炸食品等含盐、油量高的食物。

心理护理:由于人体交感神经受情绪的影响较大,如果高血压患者出现激动情绪时,会造成血压升高的现象,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所以,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高血压患者需要保持积极、正向的健康情绪,多与家人、朋友交流,避免出现过分激动、紧张、愤怒、焦虑等情绪,最大程度上保持心情轻松、愉快。

生活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来讲,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强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戒烟戒酒,以免加重病情。

运动护理:高血压患者需要结合自身情况适当进行强度低的运动,例如,散步、遛狗、打太极拳等,以保证自身正常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但在运动过程中,患者严禁进行剧烈运动,以免造成血压升高的情况。

病情护理:高血压患者必须谨遵医嘱定期服用利尿剂以及降压药,将自身的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与此同时,高血压患者还需要及时观察自身的血压与心率,如果出现严重临床反应时,需要立即就医就诊,避免出现高血压脑病等危急现象。

家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家属来说,需要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关心,并了解各种高血压危象的诱发因素,为高血压患者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要时刻关注高血压患者的身体状况。

预防永远优于治疗

预防高血压,从生活点滴做起,以下是关键的预防措施。    

控制体重:临床数据表明,体重超重的人群更容易患高血压,所以肥胖人群应该结合自身情况使用饮食与运动相结合的方法减重,以减轻自身血管的负担。另外,对血脂含量过高的患者来说,还应该及时就医,合理使用降血脂的药物,避免引发高血压。

血压监护: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必须定期测量自身血压,若出现血压增高的情况,需要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加强休息:为了保证自身血压的平稳,在实际生活中,必须保证睡眠充足,尽量避免熬夜,合理分配工作和休息的时间,以免出现心血管负担过重的情况。

注意饮食:在日常饮食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三餐时间,并注意营养搭配,不能长期食用油脂含量过高以及含盐量超标的食物。

总之,高血压对患者自身的影响较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以及家属必须掌握高血压的护理方法,做好相关注意事项,才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率,实现良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