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冠心病病因与预防知识

冠心病病因与预防知识[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5

四川省渠县人民医院 叶玮

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而引起的心脏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尤其在活动后症状会加重。冠心病的发病率在40岁以后逐年上升,且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诱发因素常见6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受损和狭窄的风险增加,从而容易引发冠心病。

2. 遗传: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

3. 不良嗜好: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会显著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4. 高血压:血压升高会损害血管壁,导致动脉硬化和血管壁增厚,增加冠心病的发生概率。

5. 血脂异常:血液中血脂水平异常(如高胆固醇)会显著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6.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引发血管病变,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7. 肥胖:过度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并导致代谢紊乱,从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

8. 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挑食偏食、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临床表现不容忽视

1.稳定性心绞痛冠心病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发生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至十几分钟,随着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后可缓解。疼痛通常位于胸骨后,也可放射至左肩、左臂、颈部或下颌,疼痛描述为压迫、憋闷或烧灼感。

2.不稳定性心绞痛冠心病的一种严重表现,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有关。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特点是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剧烈程度大,休息或药物缓解效果不明显,甚至在安静状态下也可能发作患者常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等伴随症状。

3.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常由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引起。患者常感剧烈的胸痛,持续时间长,不易缓解,可伴有呼吸困难、心悸、出冷汗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昏厥、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日常预防做好4

1.良好的生活方式导致冠心病年轻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因此对于冠心病的预防,首先应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其中,抽烟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使得血管狭窄程度加重,进而加重病情。大量的案例证明,吸烟的人发生冠心病的率要远远高于不吸烟的人,且吸烟量与发病率成正比,所以对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控制,应及时戒烟。

2.控制血压与血脂:患者如果存在高血压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将血压降下来。同时也要定期进行血压测量。另外,建议从20岁开始进行血脂水平的检查,每5年检查一次,若检查发现胆固醇水平较高或血脂指标异常,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调节血脂。

3.加强定期锻炼现当代的生活节奏加快,不少工作者经常坐一天很少运动,尤其是脑力工作者还经常处于脑力高度紧张的状况下,更应该多加锻炼。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适当制定一些锻炼计划,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锻炼项目。适当的锻炼不仅可以促进脂肪的代谢,还可以调节血脂和胆固醇,可以促进冠状动脉的循环,有效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冠心病的患病率。

4.避免熬夜和精神过度紧张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出现疲劳、精神不振等症状,尤其是长期熬夜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激素失衡、心率加快,可增加冠心病发生风险,若已出现冠心病,则会加重病情。目前冠心病年轻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年轻人喜欢熬夜,熬夜会对心脏造成影响,严重危害生命,所以应避免熬夜。另外,长期精神高度紧张,会使得心率增快,心率增快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导致心绞痛出现。

5.控制体重肥胖或过度肥胖会增加冠心病发生的风险,因此对于冠心病的有效预防,也要重视体重的控制,应注重饮食结构的调整,合理摄入热能,避免出现超重的情况。

总之,冠心病虽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但也并非不可防治的,只要我们了解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方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按时体检,身体不适时谨遵医嘱,就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