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消化疾病,从这几个生活习惯开始[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9
广西平南县马练瑶族乡卫生院内科 李延征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消化疾病已经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从常见的胃痛、胃胀,到较为严重的胃溃疡、肠炎,这些疾病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长期损害。其实,很多消化疾病的发生与我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降低消化疾病的发生风险。
规律饮食,守护消化“生物钟”
规律的饮食时间对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人体的消化器官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乐队,按照一定的节奏工作,如果我们打乱这个节奏,就像乐队成员各弹各的调,消化系统就会陷入混乱。定时进餐是让消化系统稳定工作的基础,一般来说,早餐应在7~9点之间,午餐在11~13点,晚餐在17~19点。长期不吃早餐,胃酸没有食物中和会刺激胃黏膜,容易引发胃炎、胃溃疡。而晚餐吃得过晚,如九十点才吃晚餐,胃肠道在该休息的时候还得“加班”工作,不仅影响消化吸收,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失眠等问题。
控制每餐的食量也不容忽视,每餐七八分饱为宜,避免暴饮暴食。一顿饭吃太多,胃被撑得过大,胃蠕动功能会受到影响,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产生胃胀、胃痛等不适。长期暴饮暴食还可能引发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进一步加重消化系统负担。
合理膳食,为消化“添动力”
合理搭配食物是保证消化系统健康的关键,我们的饮食应包含谷类、蔬菜、水果、蛋白质、油脂等各类营养物质。谷类是能量的主要来源,每天应摄入200~300克;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蔬菜每天摄入量不少于300克,水果200~350克。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芹菜、西兰花、苹果等都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油、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炸鸡、薯条、奶油蛋糕等这类食物虽然美味,但它们不易消化,会增加胃肠道负担。过多的油脂在肠道内堆积,还可能引起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高糖食物容易刺激胃酸分泌,损伤胃黏膜,引发胃炎、胃溃疡。
适度运动,给消化“加速度”
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对消化系统也有诸多益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和吸收,饭后散步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胀。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能增强胃肠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运动还能调节情绪,减少因压力导致的消化问题。很多人在压力大的时候会出现食欲不振、胃痛等症状,这是因为情绪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适当运动能释放压力,改善情绪,从而间接保护消化系统。
作息规律,给消化“充充电”
良好的作息对消化系统健康至关重要,睡眠是身体修复和调整的重要时间,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在夜间更新修复。长期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影响胃肠黏膜的修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增加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让消化系统在夜间得到充分休息,睡前避免进食过多,以免胃肠负担过重影响睡眠。同时,也要注意睡眠环境的舒适,创造安静、黑暗、凉爽的睡眠条件,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保护消化系统。
戒烟限酒,为消化“除隐患”
吸烟和过量饮酒对消化系统危害极大。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分泌增加,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引发胃炎、胃溃疡,长期吸烟还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酒精对胃肠道的刺激也不容小觑,它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引起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大量饮酒还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即使是少量饮酒,长期积累也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影响胆汁分泌,进而影响消化功能。
消化疾病的预防并非难事,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规律饮食、合理膳食、适度运动、作息规律、戒烟限酒的良好习惯,就能为消化系统构筑起坚固的防线。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生活细节,远离消化疾病,拥抱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