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儿腹泻,帮助宝宝健康成长[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27
沧州市人民医院 高洁
小儿腹泻是常见病,也是多发病。从发病特征上,小儿腹泻可分为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和饮食不当导致的无季节性腹泻等。通常六个月到两岁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夏秋两季。一旦发病,不仅会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还会引起家长紧张、焦虑,而且腹泻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婴幼儿死亡,给家庭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一旦发现小儿腹泻,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下面为大家介绍小儿腹泻的类型与护理,以更好地帮助家长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根据发病原因,小儿腹泻可以分为——
1.细菌性腹泻
细菌性腹泻是指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腹泻症状,多见于夏季。儿童若个人卫生欠佳,触碰或食用带菌器皿、食物,易中招。另外,长时间使用大量抗生素会导致儿童体内菌群失调,同样会引发细菌性腹泻。
2.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是指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腹泻症状,这种腹泻症状多见于秋季,因此也称“秋季腹泻”,是指儿童因呼吸、飞沫等途径而感染病毒。病毒性腹泻除腹泻症状,还可伴有咳嗽、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发烧。
3.饮食不当导致的无季节性腹泻
儿童的消化系统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消化能力相对较弱。若连续食用油腻、寒凉食物,或进食过多、过少、不定时等,都会导致儿童出现消化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腹泻症状。
4.寄生虫性腹泻
寄生虫性腹泻是指因感染寄生虫而引起的腹泻症状。若水果清洗不彻底,则可能导致其表面残留虫卵,当儿童食用带有虫卵的水果后便可能引发寄生虫性腹泻,如肠道蛲虫、蛔虫等。寄生虫性腹泻还伴有贫血、呕吐、腹痛等症状。
5.消化道疾病性腹泻
这种腹泻主要是由消化道疾病引起的,例如肠息肉、慢性肠炎、溃疡性肠炎等疾病,当儿童出现此类疾病后便会出现腹泻表现。消化道疾病性腹泻还可能伴有便血、腹痛等症状。
那么,小儿腹泻该怎么护理呢?
1.加强营养
小儿腹泻与营养状况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作用。提供恰当的营养支持能够帮助改善慢性腹泻儿童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在治疗慢性腹泻时,使用肠内或肠外营养疗法可以有效减轻腹泻症状。因此,家长们要关注儿童饮食健康,科学搭配每餐营养摄入。要让儿童坚持规律饮食,尤其是在腹泻期间,禁止给儿童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油炸等食物,要根据儿童自身营养状况,适当为儿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以满足儿童身体发育需要。
2.给予补液
小儿腹泻会导致体液丢失,致使儿童出现脱水、低血压等问题。因此,家长应及时给儿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例如可使用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来预防脱水。如果无法获得ORS溶液,还可以频繁地给孩子小口喂清水,但不要一次性给予大量水分,以免引起呕吐。
3.保持卫生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预防和控制小儿腹泻至关重要。家长要以身作则,督促儿童养成饭前便后、触摸污染物后勤洗手习惯。同时,要引导儿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使用流动水和肥皂,至少搓洗20秒,包括手掌、手背、指缝、指尖和指甲下面。此外,还要经常更换和清洗孩子的衣物和床单,定期清洁和消毒家中的表面,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为儿童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家庭环境,减少小儿腹泻的患病概率。
4.臀部护理
为了防止排泄物对皮肤产生不良刺激,应做到每次排便后或换尿布时,使用湿纸巾轻柔沾拭或用温开水清洗。
5.合理用药
小儿腹泻需要对症下药,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口服补液盐、止泻药物、抗菌药物以及益生菌制剂,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小儿腹泻的护理关系到儿童的健康,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腹泻症状,促进儿童的快速恢复。重视日常的预防工作,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将有助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减少腹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