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血液循环,避免术后并发症[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80
◎会理市人民医院 卢霜
目前,手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很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对身体造成的创伤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感染、静脉血栓形成等。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这些风险,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术后常出现血液循环不良问题
血液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运输介质之一,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细胞。在手术后,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来修复受损组织,充足的血液循环可以确保细胞获得所需的物质,促进其再生和修复。同时,代谢产生的废物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到排泄器官,如肾脏、肝脏等,进行过滤和排出。血液循环不畅可能导致废物在体内积聚,引起中毒或其他并发症。
而术后,患者出现下述血液循环问题的风险较高——
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过程中长时间卧床、肢体活动减少等因素容易导致血液淤积在下肢静脉,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可能随血流进入肺部,引发肺栓塞,严重威胁生命。
伤口愈合不良:局部血液循环不足会影响伤口的血液供应,导致组织缺氧、营养缺乏,使伤口愈合缓慢,增加感染的风险。
肢体肿胀:术后肢体活动受限,加上血管壁因手术创伤而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水肿。如果淋巴液回流受阻,还可能形成淋巴水肿。
6招加速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
目前,临床对于术后患者,常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其血液循环——
早期活动:研究显示,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患者,其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进行轻度活动,例如翻身、坐起、站立和走动。活动后要及时监测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体位管理:合理的体位对促进血液循环至关重要。术后护理人员应定时帮助患者调整体位,避免静脉受压。建议患者保持下肢稍抬起,以减轻对下肢静脉的压力。同时,鼓励患者进行四肢的伸展运动,帮助促进血液回流。此外,使用抗血栓袜也是有效的措施,其通过外部压力来促进静脉血流,防止血栓形成。
理疗与按摩:适度的理疗和按摩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护理人员可在患者恢复的不同阶段进行腿部及足部按摩,通过轻柔的推拿刺激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同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热疗来促进血液流通。每次热敷时间以 15 ~ 20 分钟为宜,温度控制在 40 ~ 45℃,避免烫伤皮肤。此外,一些神经损伤或肌肉无力的患者,可通过电流刺激其肌肉收缩,带动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改善血液循环。
饮食与液体摄入: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保持良好的血液流动性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液体摄入情况,确保其每天摄入适量的水分,以防止血液黏稠及血栓形成。同时,饮食上应选择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促进组织修复与愈合,增强机体免疫力。
疼痛管理:术后疼痛可能导致患者活动受限,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评估并控制患者的疼痛,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确保患者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状态下进行康复活动。
加强健康教育: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对于术后恢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包括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液体摄入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自我监测身体变化等。增强患者对自身状况的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康复过程中,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总之,加速血液循环是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通过上述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身体的顺利康复。患者及其家属应重视这一问题,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共同为早日康复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