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妊娠期的控压技巧

妊娠期的控压技巧[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6

仪陇县妇幼保健院 曹丽

在孕期,准妈妈们满心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身体却可能遭遇各种状况,其中妊娠期高血压就如同潜藏的“暗礁”,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安全。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若控制不佳,后果不堪设想。

妊娠期高血压很危险

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并非简单依据一次血压测量结果。通常,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于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在产后12周内血压恢复正常,才能考虑诊断为孕期高血压。若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则属于重度子痫前期的范畴,病情更为严重,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妊娠期高血压绝非小事,它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对于准妈妈而言,子痫是极为凶险的情况,患者会突然抽搐、陷入昏迷,同时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大增,比如引发脑出血,还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影响身体代谢废物的排出。对胎儿来说,胎盘的血液灌注因高血压受到严重影响,胎儿无法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氧气,进而出现生长受限,个头明显小于正常孕周胎儿,甚至可能引发胎儿窘迫,在子宫内就陷入缺氧危机,严重时还会导致胎死宫内。所以,及时有效地控制孕期高血压,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

选择药物需精准

当妊娠期高血压发展到紧急状况,医生会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准选用降压药物。像拉贝洛尔就较为常用,它能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平稳降低血压,并且对胎儿的不良影响相对较小。硝苯地平也是常用药之一,其作用机制是抑制钙离子内流,使血管扩张,达到降压目的。这些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方法都有严格要求,医生会综合孕妇的血压数值、身体状况以及孕周等因素进行细致的调整。孕妇需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用量或擅自停药。

在血压急剧升高且病情危急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输液给予降压药物,比如硝普钠。不过,硝普钠在降压的同时,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只有在其他降压方法效果不佳且病情极为严重时,医生才会谨慎使用,并且使用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孕妇和胎儿的各项指标。

日常护理技巧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定期测量血压是重中之重。准妈妈在家中应养成每日定时测量血压的习惯,建议早、中、晚各测一次,并认真做好记录。测量血压时要掌握正确方法,选用合适的血压计,测量前安静休息510分钟,让手臂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在医院,医护人员会更加频繁地监测血压,以便及时捕捉血压的细微波动,从而迅速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护理在控制妊娠期高血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准妈妈要严格控制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摄入量最好不超过5克。同时,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和镁的食物,像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还需合理控制体重增长速度,避免因过度进食导致体重超标,加重高血压病情。

保证充足的休息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准妈妈每天应尽量保证810小时的睡眠时间,休息时采取左侧卧位为宜。这是因为左侧卧位能有效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回心血量,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灌注,既有助于控制血压,又能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

妊娠期高血压容易给准妈妈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而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升高血压。因此,家人和医护人员要给予准妈妈充分的关心与支持,耐心倾听她们内心的担忧,细致地向她们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进展,帮助她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妊娠期高血压虽然是孕期的一大挑战,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其危害,掌握紧急降压措施和正确的护理技巧,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就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母婴的健康安全,让每一位准妈妈都能顺利迎来健康可爱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