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及注意事项[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9
阆中市妇幼保健院 岳旭
随着舒适化医疗持续进步,其在医疗领域已近乎实现全覆盖。与传统认知中治病需忍受痛苦不同,当下人们对医疗体验有了更高要求,不再局限于手术中追求无痛,而是期望检查、短小手术以及简单治疗等各类医疗环节,都能在无痛状态下完成。这种转变充分彰显了医疗领域的人文关怀,让患者能够更有尊严地就医。
当下,门诊开展的短小手术、检查及治疗等,大多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且不插管的方式。这种麻醉方式与手术室内进行的全身麻醉有所不同,手术室内的全身麻醉通常针对手术类型复杂、手术时间较长的情况,一般需要进行气管插管。
这里主要为大家科普门诊短小手术所使用的静脉麻醉。所谓静脉麻醉,就是经由患者静脉注入麻醉药物,从而实现患者无痛的目的。它主要适用于门诊的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人流手术、无痛安取环手术、宫腔镜检查术、支气管镜检查术、儿童口腔手术以及其他各类短小手术等。在就诊前,患者需前往麻醉门诊,麻醉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仔细查看各项检查结果,同时向患者宣教相关知识并答疑,患者要如实向医生告知自身身体状况,切不可隐瞒病史。待麻醉医生完成评估后,会开具相关药物,并与患者约定好手术时间。
我们需格外重视手术前的禁食禁饮,这背后有重要原因。人在清醒状态下,各项反射功能健全,若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咽喉部会做出相应反射动作,避免被大量异物呛住,这是人体基本的自我保护反应,无需药物或其他辅助手段。然而,当人接受全身麻醉时,即便未使用肌肉松弛药物,随着麻醉达到一定深度,患者虽不会感受到疼痛,但人体的反射功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麻醉程度越深,抑制越明显。这意味着,全身麻醉后患者的咽喉反射也会被抑制。若此时患者胃内尚有未排空的食物或饮料,胃内会产生压力,食物越多压力越大,进而可能导致呕吐。由于食管和气管紧密相邻,呕吐物很容易流入气管,影响呼吸,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无法呼吸。呼吸受影响后,身体会迅速缺氧,甚至引发呼吸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不同食物在手术前的禁忌时间。(1)清饮料:即无渣饮料,像白开水、糖水、无渣果汁等,饮用量不超过每公斤体重5毫升,总量不超过300毫升,需禁忌2小时;(2)婴幼儿食物:母乳需禁忌4小时,牛奶及配方奶粉需禁忌6小时;(3)固体食物:易消化的淀粉类食物需禁忌6小时,不易消化的固体食物,如油炸食品、脂肪类食品等,需禁忌8小时。麻醉医生和患者都要对这些规定清晰明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胃排空有问题的患者,如幽门梗阻或胃部有肿瘤的患者,他们的胃排空时间不能按照上述规定执行。这类患者在门诊检查时,建议不使用麻醉药物,采用清醒检查的方式,以确保患者安全。
在门诊检查或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不会因手术小而放松监护。他们会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常规给予吸氧,护士会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这样既方便麻醉医生使用麻醉药物,也便于术中根据需要加药或使用其他药物。
麻醉医生推药(含镇痛、镇静成分)后,患者很快入睡或做梦,随后在医护呼唤中苏醒,意识模糊时由医护穿戴整齐,转移至休息室。医院需家属陪同,期间持续监护、护士巡视,待患者完全清醒、言行正常,医生交代注意事项后,方可离开。
家属在休息室可陪伴患者,通过聊天等方式防止其睡着(睡沉易呼吸抑制,睡着需及时叫醒),勿随意离开,特殊情况需告知医护。患者术后未完全清醒时应平躺、头偏一侧防呕吐窒息,术后2小时再进食饮水。当天勿开车、骑车,陪护期间密切观察,有意外及时呼叫医护。
舒适化医疗让怕检查手术、疼痛敏感者顺利接受治疗。但部分有基础疾病或高体重指数患者不理解麻醉风险,盲目跟风。需提醒:治疗不能本末倒置,生命安全第一位。门诊麻醉有局限,更适合健康、无严重基础病、体重指数正常者,必要时应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