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配中心:守护“针尖上”的安全[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42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孙莉敏
你知道吗?每天清晨,成百上千袋标注着患者姓名的输液袋,正通过医院的专用通道送往各个病房。这些看似普通的“生命之液”,都来自一个神秘的“幕后英雄”——静配中心。本文带你走进静配中心,了解护理人员是如何守护“针尖上”的安全。
1.什么是静配中心?
静配中心是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专业技术服务部门。静配中心通过静脉用药处方医嘱审核干预、加药混合调配、参与静脉输液使用评估等药学服务,为临床提供优质可直接静脉输注的成品输液。
2.静配中心的优势是什么?
保障用药安全:药师审核药物配伍禁忌,确保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相容性和稳定性,减少用药错误。
无菌操作减少污染风险:在洁净的调配环境下执行标准化调配流程,从而大大降低生物、热原及微粒污染概率。
保护医护人员:更好地职业暴露防护,危害药品的调配由原来开放的环境转入洁净安全的环境,加强对护士的防护。
优化医疗资源:集中调配减少浪费,提升效率,将护士从日常繁杂的输液工作中解脱出来。
提高配置精度:由专业人员按标准流程调配,剂量更准确。
3.静配中心护士主要做什么?
医嘱审核:临床医师开具住院患者的用药医嘱,护士核对后通过信息系统提交至静配中心。审方药师对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再根据用药时间进行批次划分,若发现问题医嘱及时与医师沟通。
打印输液标签:审核通过的医嘱方可进入摆药贴签环节,每张输液标签上,标有住院号、病区、患者姓名、年龄、床号、药品名称、规格、剂量、数量、用药时间、用药频次以及各环节的责任人等信息,便于临床护士“三查七对”。
摆药贴签核对:护士根据已经审核通过的医嘱标签,按照标签所示内容调剂药品,并核对所调剂药品的准确性、有效性、完好性等,防止发生摆药贴签错误,同时将调剂好的药品按照批次分别放在指定区域。排药结束后,将摆放整齐的药品根据药品种类分别传入普通药品、抗生素药品和危害药物调配区。
加药混合调配:调配护士穿着洁净服,在局部百级的洁净环境下,再次核对药品信息无误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规范地进行各类药物混合调配。
成品输液的核对与分拣:药品调配结束后,传出洁净区,核对复核,按科室进行分拣。
成品输液打包:将按照科室分拣完成的成品输液进行打包,放入对应科室外送箱中,核对无误后盖上盖子打好封条,将输液送至各个临床科室,护士核对后供患者使用。
清洁消毒:护士每日按照清洁消毒操作规程对洁净区、控制区全面清洁消毒,分类处理医疗废物并及时交接。
4.常见的护理风险有哪些?
配置错误:药品错误,如剂量、品种、溶媒选择错误;配置操作错误,如无菌操作不规范、配置顺序不当;标签错误,如患者信息、用药时间或剂量打印错误。
污染:微生物污染,如配置环境未达标、手卫生不合格;微粒污染,如切割安瓿瓶时玻璃碎屑混入、输液袋/注射器质量缺陷;交叉污染,如细胞毒性药物、抗生素等高风险药品残留。
职业暴露:锐器伤,如针头、安瓿瓶划伤导致血源性感染;药物暴露,如化疗药、抗生素等吸入或皮肤接触引发毒性反应。
沟通与核对风险:医嘱传递错误,如医生开具医嘱模糊或药师审核疏漏;交接环节失误,如配置后药品与病房护士交接不清。
设备与环境风险:设备故障,如生物安全柜风速异常、温湿度失控影响药品稳定性;环境监测失效,如空气菌落数未定期检测或记录不全。
5.可以采取哪些风险防控措施?
标准化操作流程: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规范药品配置顺序和溶媒选择。
强化无菌管理:定期监测洁净区环境。配置人员需穿戴无菌服、手套、口罩,并严格手消毒。
职业防护:配置细胞毒性药物时使用专用安全柜、护目镜及双层手套,规范锐器处理。
信息化支持:采用条码扫描系统核对药品与患者信息,电子医嘱系统设置拦截功能。
培训与考核:定期开展药品知识、无菌技术、应急预案培训,模拟演练高风险场景。
质量监测与反馈:建立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定期分析风险数据,优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