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必须根治吗[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25
大英县人民医院 邓丰华
近年来,“幽门螺杆菌”这一词汇频繁进入大众视野。全球超过半数的人都曾感染过它,在我国,感染人数约达8亿。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诸多胃病乃至胃癌都存在关联。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大家最为关心的两个问题: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必须根治?治疗后是否会复发?
1.幽门螺杆菌感染必须根治吗?
(1)为什么要根治?
和胃癌的关系: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3~6倍左右。如果家里有人得过胃癌,那风险就更高了。不过,资料显示,成功清除幽门螺杆菌后,胃癌风险能降低大约34%。
治疗胃病:很多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都是幽门螺杆菌“捣的鬼”。清除幽门螺杆菌,能让溃疡更快愈合,肚子痛、胀、恶心、反酸这些不舒服的症状也会减轻,还能够降低旧病复发的概率。没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溃疡患者,复发率高达60%~80%,清除后复发率能降到5%以下。
预防胃外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能和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疾病有关,清除它说不定对防治这些病也有帮助。
(2)哪些人必须根治?
有症状的人:比如经常感觉上腹部不舒服,检查发现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就需要治疗。
高风险人群:得过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有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家里有人得过胃癌;需要长期吃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的人。
特殊疾病患者:得了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且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也要治疗。
(3)哪些人可以先不治疗?
无症状低风险人群:年轻人,没有胃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可以暂时不治疗,但要定期检查。
老年人和儿童:老年人要综合考虑身体状况和治疗的利弊;儿童除非得了胃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否则不建议随便治疗。
2.幽门螺杆菌怎么治?会遇到什么难题?
(1)常用治疗方案
铋剂四联疗法:用一种抑制胃酸的药(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甲硝唑或四环素),连续吃14天,大多数人都能治好。
高剂量双联疗法:加大抑制胃酸药的剂量,再配上大剂量阿莫西林,效果和四联疗法差不多,但副作用更少。
(2)耐药和补救治疗
现在幽门螺杆菌对很多抗生素都有耐药性。在我国,它对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的耐药率都很高。如果第一次治疗失败,第二次治疗就要换用其他抗生素,两次治疗之间要间隔至少6个月。因为幽门螺杆菌首次治疗失败后,会发生球形变,连续治疗可能加重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
3.治疗后会复发吗?怎么预防?
(1)为什么会复发?
细菌耐药:有些幽门螺杆菌不怕常用抗生素,没被彻底杀死。
治疗不规范:患者没按照医生说的按时、按量吃药,或者因为副作用自己停药了。
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会通过口水、食物、餐具传播,治好后如果不注意卫生,还会再次感染。
(2)复发率高不高?
在国内,幽门螺杆菌每年的复发率大概是2%~5%,时间长了总复发率大概10%。卫生条件好、经济发达的地方,复发率更低。
(3)怎么预防复发?
规范治疗:严格按医生说的吃药,治疗前最好做个药敏试验,选最有效的抗生素。
注意卫生: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吃饭用公筷,实行分餐制,餐具定期消毒。
全家一起治:如果家里有人感染,最好都去检查,阳性的一起治疗,避免互相传染。
健康生活:戒烟少喝酒,作息规律,好好吃饭,适当运动。
定期复查:治疗后按医生说的时间去复查,一般用呼气试验检查有没有复发。
(4)特殊人群要注意什么?
儿童:一般不用专门检查和治疗,除非得了特定的胃病。
老年人:要仔细考虑治疗的好处和抗生素的副作用。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怀孕期间不建议治疗,可以等生完宝宝再处理。
总之,幽门螺杆菌和胃癌关系密切,大多数感染者都应该积极治疗。只要规范治疗、注意预防,复发的可能性不大。早发现、早治疗,全家一起防控,才能远离它带来的健康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