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吸烟危害心脑血管,科学戒烟势在必行

吸烟危害心脑血管,科学戒烟势在必行[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9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在众多影响心脑血管健康的因素中,吸烟犹如一颗“隐形炸弹”,其危害广泛且深远,不仅局限于肺癌和呼吸系统疾病,对心脑血管系统的破坏更是触目惊心。戒烟,对于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而言,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危害心脑血管健康

吸烟对心脑血管的危害犹如一场悄无声息却又来势汹汹的“风暴”,从血管微观结构到宏观疾病风险,全方位侵蚀着心脑血管健康。

血管内环境破坏:吸烟会降低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干扰血管正常舒张功能,加剧炎症致斑块不稳、加速动脉硬化,且增加超氧阴离子,损伤血管内皮,埋下心血管疾病隐患。

血脂平衡扰乱:吸烟使血胆固醇和“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扰乱血脂,促动脉硬化,增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血栓风险增加:吸烟会强力增强血小板活化、黏附及聚集能力,加速血栓形成,严重干扰凝血-纤溶平衡,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栓一旦脱落极易引发脑梗死与心肌梗死。

脑部供血影响: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经致脑血管收缩、脑血流减少,影响脑细胞代谢功能,增加中风风险,长期吸烟还加速硬化,加重脑供血不足。

血压与心律失常:尼古丁刺激激素释放,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长期吸烟或致持续性高血压且降低药物敏感性,还易诱发心律失常,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致心衰。

冠心与心梗诱因: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力超氧200倍,致血液携氧骤降、心肌缺氧,易诱发心绞痛等,吸烟者冠心病、心梗风险高,还加重心肌损伤。

中风高危因素:吸烟者中风风险是不吸烟者2~3.5倍,合并高血压风险升近20倍,会加速硬化、促血栓,致脑出血或梗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手烟威胁:被动吸烟危害大,增中风与冠心病风险,密闭空间吸二手烟或致中毒,含多种有害物,严重威胁非吸烟者,尤其是弱势群体健康。

戒烟越早越好

戒烟宛如一把开启健康新生活的钥匙,不仅能扭转吸烟带来的诸多健康危机,更会在个人、家庭和社会层面产生一系列积极且深远的连锁反应。

健康益处多多:戒烟是降低肺癌、冠心病等致命疾病风险的关键,能减低呼吸道疾病风险、恢复肺功能,还有助于稳压、改善血脂、减缓动脉硬化。

提升生活质量:戒烟后身体机能迎来积极转变,体能逐步恢复,感官愈发敏锐,外貌得以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抑郁焦虑显著降低,助人重燃生活活力与自信。

带来家庭与社会效益:戒烟益处颇多,既能守护自身与家人健康、节省开支、助力环保,又可减轻社会医疗负担,降低子女吸烟概率,为下一代树榜样,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科学戒烟有方法

戒烟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是成功戒烟的关键。

认知调整:先深知吸烟致肺癌、心肺疾病等严重后果,明晰戒烟后身体可逐步恢复,再设目标、写日记强化戒烟动机。

行为干预:制定详细的戒烟计划,用口香糖、喝水、深呼吸、运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改变吸烟的习惯。告知亲友自己的戒烟计划,让他们监督和支持自己。

药物辅助:尼古丁替代疗法可有效缓解戒断症状。此外,部分中医院推出针灸、耳穴压豆等传统疗法,同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戒断反应,助力戒烟。

应对戒断症状:可借助运动、冥想、规律作息等途径缓解戒断症状。若出现严重失眠或情绪大幅波动,务必及时咨询医生,切勿自行随意用药。

长期坚持:避免偶吸,即使偶尔吸一支也可能导致复吸。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规律运动,避免饮酒。初期要远离吸烟环境,用运动或咀嚼坚果等方式替代习惯动作。

寻求专业帮助:戒烟门诊的专业医生能精准评估烟草依赖程度,依据个体情况提供药物与行为干预相结合的个性化戒烟方案,有效提升戒烟成功率。

吸烟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危害是多方面且严重的,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达36%),其效果甚至优于部分药物治疗。因此,戒烟是预防和管理心脑血管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让我们行动起来,运用科学的方法,坚定戒烟的决心,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