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妊娠期高血压:准妈妈的健康警示灯

妊娠期高血压:准妈妈的健康警示灯[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8

崇州市妇幼保健院  黄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能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掌握该疾病的相关知识、采取科学预防措施,对于保障母婴健康、远离疾病危害至关重要。

常见病因

1.子宫胎盘缺血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初产妇、子宫膨大过度以及腹壁紧张等情况,均会导致宫腔压力增大,进而使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或减慢,引发缺血缺氧。这种缺血缺氧状态会促使血管痉挛,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2.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炎性介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是导致血管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会促使血管扩张生物因子的合成减少,同时增加血管收缩生物因子的合成量,使血管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种状态会阻碍血液的流通,导致血压逐渐上升。

3.过度炎症反应当炎症反应或免疫反应被过度激活时,母体的免疫细胞对胎盘上滋养细胞的反应敏感度会下降,免疫耐受能力降低。这种免疫失衡状态容易导致血压异常,进而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特别是子痫前期。

4.遗传与免疫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当孕妇免疫失衡,封闭抗体产生不足时,可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该疾病具有母系遗传倾向。其遗传规律可能涉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基因遗传、胚胎发育中基因突变以及线粒体遗传等,目前多倾向于多基因遗传。

5.营养缺乏多种营养素的缺乏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有关如低白蛋白血症、钙、镁、锌、硒等营养素的缺乏都可能影响血管功能。特别是钙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清钙下降,进而使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硒能防止机体受脂质过氧化物的损害,提高免疫功能,避免血管壁损伤;锌在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E和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可抑制磷脂过氧化作用,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

6.饮食不当长期暴饮暴食导致肥胖,且在怀孕期间缺乏运动,会增加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会影响孕妇的代谢和血管功能,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7.疾病因素孕妇如果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类风湿疾病、甲状腺疾病等,在怀孕后由于激素变化,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会增大。这些基础疾病可能影响孕妇的血管功能和免疫系统,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临床危害

1.对母体的危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使母体血管出现病变,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该疾病还会提升母体在产后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长期慢性疾病的概率,对母体远期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对胎儿的危害若孕妇血压控制不佳,胎儿在宫内的生长环境会受到不良影响,进而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此外,血压异常还可能增加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发生风险,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3.其他产科并发症风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还会引发一系列其他产科并发症,如羊水过少、胎盘早剥、肾功能受损以及产后出血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会使妊娠及分娩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还可能对母体和胎儿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日常预防

1.合理用药。针对存在慢性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孕妇务必严格遵循医嘱,切勿自行服用降压药物等,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2.做好产前检查孕妇应听从医生建议,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妊娠早期需测量一次血压作为基础血压,之后定期复查,特别是怀孕5个月后,要密切关注血压和体重变化。

3.参与适宜运动可选择散步、准妈妈体操等运动方式,既能放松精神状态,又有利于血管扩张。运动要遵循适量原则,孕妇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运动强度。

4.注意休息孕妇要保证充足睡眠,减轻精神压力,这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一定帮助。睡觉时最好采用侧卧姿势,可增加胎盘及全身器官的血流分布。

5.饮食指导建议孕妇以清淡、高蛋白食物为主,避免食用高脂、油腻、高盐食物,同时控制饮食量,防止因进食过多导致肥胖,进而引发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