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识别老年痴呆的早期信号[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6
四川内江资中县银山镇卫生院 王孝英
老年痴呆(AD)这一“记忆橡皮擦”,正悄然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其早期信号往往隐匿难察,但早发现、早干预是延缓病程的“黄金法则”。
早期信号:记忆迷宫的“蛛丝马迹”
1.记忆障碍:从“健忘”到“失忆”的滑坡。短期记忆首当其冲:刚放下的钥匙、约好的约会甚至刚吃的早餐,转眼成空。情景记忆断层:重复提问、反复讲述同一故事,仿佛陷入时间循环。进展至长时记忆:童年往事、亲友面容逐渐模糊,最终连“我是谁”都成谜。
2.语言能力退化:从“妙语连珠”到“词不达意”。找词困难:想不起“牙刷”叫啥,只能用“那个……刷牙的”代替。命名性失语:看到苹果脱口而出“红色的、圆的、可以吃的那个”。语法退化:句子结构支离破碎,如“昨天去超市买,苹果”。
3.执行功能障碍:从“多线程大师”到“单线程小白”。计划能力崩塌:做菜时忘记放盐,或重复加盐。决策力瘫痪:面对简单选择(如穿衣)犹豫不决,甚至误判天气穿反季节衣物。抽象思维障碍:看不懂钟表、算不清账单,甚至将“1+1=2”写成“1+1=窗”。
4.空间与时间定向障碍:从“地理达人”到“迷途羔羊”。迷路成常态:家门口的超市也能走丢,甚至在熟悉小区中打转。时间感错乱:分不清今夕何夕,误把周末当工作日。
5.人格与行为改变:从“温文尔雅”到“性情大变”。社交退缩:从广场舞C位到独坐角落,对亲友冷漠疏离。情绪失控:易怒、焦虑、抑郁,甚至出现幻觉妄想(如坚信保姆偷钱)。强迫行为:反复整理物品、囤积废品,甚至偷窃无价值物品。
早期诊断:科技与人文的“双螺旋”
1.神经心理学评估:认知能力的“CT扫描”。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30道题量化认知功能,低于24分需警惕。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对轻度AD更敏感,涵盖视空间、执行功能等维度。
2.生物标志物检测:AD的“指纹识别”。脑脊液(CSF)检测:Aβ42、p-tau181、t-tau三联指标,准确率超80%。血液标志物:血浆p-tau217、Aβ42/40比值,无创检测未来可期。神经影像:MRI显示海马体萎缩,PET扫描捕捉Aβ斑块沉积。
3.基因检测:AD风险的“遗传密码”。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AD风险增3~8倍,但非绝对诊断依据。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揭示数百个AD相关基因位点,助力精准预防。
早期干预:AD病程的“减速带”
1.药物治疗:神经递质的“救火队员”。胆碱酯酶抑制剂(ChEIs):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延缓乙酰胆碱降解。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调节谷氨酸毒性,改善中重度AD症状。单克隆抗体:Aducanumab(阿杜那单抗)、Lecanemab(仑卡奈单抗),靶向清除Aβ斑块。
2.非药物治疗:认知功能的“健身房”。认知训练:记忆训练、策略游戏(如数独)、虚拟现实导航,激活神经可塑性。运动干预:有氧运动(如快走)结合力量训练,提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营养干预:地中海饮食(富含Omega-3脂肪酸、抗氧化剂)、MIND饮食(地中海-DASH混合模式)。
3.社会心理支持:照护者的“减压阀”。家庭支持小组:照护者互助分享,缓解心理压力。社区日间照料:提供专业护理,延缓机构照护需求。临终关怀:尊重患者尊严,优化生命末期生活质量。
预防AD: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
1.血管健康管理:AD的“上游干预”。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降低微血管病变风险。戒烟限酒:烟草中的神经毒素会加速认知衰退。
2.脑健康促进:神经元的“保养秘籍”。终身学习:阅读、写作、学习新语言,构建认知储备(CR)。社交活跃:参与志愿活动、俱乐部,减少孤独感。
3.环境优化:AD风险的“减震器”。减少重金属暴露:避免铝制炊具、铅污染水源。优化睡眠:慢波睡眠(SWS)清除脑内代谢废物。
AD早期信号如暗夜中的微光,唯有敏锐捕捉、科学应对,方能延缓病程、守护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