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乙肝大三阳一定传染吗

有乙肝大三阳一定传染吗[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31

昭觉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李阿甲

乙肝大三阳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常见状态,其传染性备受关注。本文深入剖析乙肝大三阳的传染性相关因素,旨在清晰阐述有乙肝大三阳并非必然具有传染性,纠正大众认知误区,为乙肝防控及患者生活提供科学指引。

乙肝大三阳,即乙肝五项检查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呈阳性。长久以来,大众普遍认为乙肝大三阳患者必然具有传染性,这给患者带来极大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其生活与社交。因此,科学解读乙肝大三阳的传染性十分必要。

病毒学基础

乙肝病毒(HBV)是引发乙肝的病原体,属DNA病毒。其结构包含包膜与核心,包膜上有HBsAg,核心内有HBV DNADNA聚合酶。在乙肝大三阳状态下,病毒复制通常较为活跃,这与HBeAg的表达紧密相关。HBeAgHBV基因组的C基因编码,它的出现常意味着病毒复制旺盛,血清中HBV DNA水平较高,以往据此认为乙肝大三阳传染性强,但实际情况更为复杂。

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这是乙肝主要传播途径之一。输入含乙肝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灸针),以及文身、穿耳洞时使用被污染器具等,都可能导致感染。对于乙肝大三阳患者,若血液中HBV DNA含量高,血液暴露时传播风险增加。不过,严格的血液筛查(如对献血员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和医疗器械消毒,能有效降低传播风险。

2.母婴传播:分为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乙肝大三阳母亲若未采取有效母婴阻断措施,婴儿感染风险高。宫内感染与胎盘屏障异常有关;产时感染多因分娩时婴儿接触母亲含病毒的血液、羊水;产后感染常因母乳喂养或母婴密切接触,婴儿皮肤、黏膜破损而感染。但如今通过孕期母亲服用抗病毒药物、婴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可达95%以上。

3.性接触传播:与乙肝大三阳患者进行无防护性接触,有感染乙肝病毒可能。性行为中生殖器官黏膜可能出现微小破损,病毒借此进入体内。性传播风险与性伴侣感染状态、性行为方式及是否采取防护措施有关,使用安全套可降低风险。

影响因素

1.HBV DNA载量:HBV DNA载量是衡量传染性的关键指标。一般而言,载量越高,传染性越强。部分乙肝大三阳患者经有效抗病毒治疗,HBV DNA载量可降至检测下限,此时传染性显著降低。例如,在规范抗病毒治疗下,部分患者血液中难以检测到病毒,其传染性基本可忽略不计。

2.机体免疫状态:机体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感染的反应影响传染性。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免疫系统可识别并清除病毒,降低传染性。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易持续复制,传染性增加。对于乙肝大三阳患者,若自身免疫功能良好,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

3.防护措施实施情况:在知晓一方为乙肝大三阳的情况下,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可极大降低传染风险。如家庭成员间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性伴侣使用安全套;医疗场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等。通过这些措施,即便接触乙肝大三阳患者,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也会显著降低。

总之,有乙肝大三阳并不一定具有传染性。虽然乙肝大三阳在病毒学特征上常与病毒复制活跃相关,但通过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传染性可得到有效控制或降低。公众应正确认识乙肝大三阳的传染性,避免对患者的歧视与误解。同时,乙肝大三阳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采取防护措施,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维护自身与他人健康。在乙肝防控工作中,需持续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大众对乙肝传播及防护知识的认知,推动乙肝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