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近视、龋齿、肥胖,守护青少年健康[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78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黄沙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近视、龋齿和肥胖却成为威胁其健康的三大“隐形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青少年近视率逐年攀升,龋齿患病率居高不下,而肥胖问题更是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些健康问题不仅影响青少年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埋下成年后慢性疾病的隐患。本文将从科学角度出发,提出预防近视、龋齿和肥胖的三大守护计划,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科学用眼,预防近视
近视已成为青少年中最普遍的视力问题,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活动、电子屏幕过度使用等因素,导致眼球发育异常,眼轴变长,最终形成近视。预防近视需从日常习惯入手,打造全方位的护眼环境。
1.科学用眼习惯。遵循“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持续20秒,这能有效缓解眼疲劳,减少睫状肌紧张。同时,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约33厘米,身体坐直,避免趴着或躺着阅读。
2.增加户外活动。研究表明,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可显著降低近视风险。阳光中的自然光能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增长。建议青少年利用课间、午休或放学后时间,参与跑步、打球等户外运动,既能护眼又能增强体质。
3.定期视力检查。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若发现视力下降或眯眼、揉眼等异常行为,应及时就医,通过验光配镜或角膜塑形镜等方式矫正。
口腔清洁,预防龋齿
龋齿是青少年口腔健康的头号敌人。据统计,我国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达34.5%,主要与高糖饮食、刷牙不彻底有关。龋齿不仅引发疼痛,还可能影响咀嚼功能和恒牙发育。预防龋齿需从日常护理和饮食控制两方面入手。
1.正确刷牙与使用牙线。每天早晚刷牙两次,每次至少2分钟,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倾斜45度,轻压牙龈,小幅度水平颤动。此外,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去除食物残渣和牙菌斑。
2.合理控制糖分摄入。减少碳酸饮料、糖果、蛋糕等高糖食品的摄入,尤其是避免睡前吃甜食。糖分被口腔细菌分解后会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建议选择水果、坚果等健康零食,并养成餐后漱口的习惯。
3.定期涂氟与窝沟封闭。涂氟能增强牙齿抗酸能力,窝沟封闭可封闭后牙咬合面的深窝沟,预防食物嵌塞。建议儿童每半年涂氟一次,6~8岁进行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
均衡饮食,预防肥胖
青少年肥胖率逐年上升,与高热量饮食、久坐不动密切相关。肥胖不仅影响体型,还可能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预防肥胖需从饮食、运动和心理三方面综合干预。
1.均衡饮食,控制热量。遵循“膳食宝塔”原则:每日摄入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坚果和油脂五大类食物。减少油炸食品、含糖饮料的摄入,增加全谷物、优质蛋白(如鱼、鸡胸肉)和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的比例。例如,早餐可选择燕麦粥+鸡蛋+牛奶,午餐搭配糙米饭+清蒸鱼+绿叶菜。
2.规律运动,消耗热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跳绳、游泳等。运动不仅能消耗多余热量,还能促进骨骼发育。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运动,如周末骑行、打羽毛球,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3.关注心理,避免情绪性进食。部分青少年因压力或焦虑而暴饮暴食,导致体重增加。家长需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通过沟通、兴趣培养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将食物作为情绪宣泄的出口。
综合守护,协同发力
预防近视、龋齿和肥胖需多方协作。家庭应营造健康环境,如限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准备营养餐食;学校需落实课间操、眼保健操,并开展健康教育课程;社会应提供更多运动场所,减少高糖高脂食品的广告宣传。例如,社区可组织亲子运动会,医院可开设青少年健康讲座,形成“家校社”联动的守护网络。
预防近视、龋齿和肥胖,不仅需要科学的方法,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行动。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孩子的用眼习惯、口腔卫生和饮食运动,用爱与责任守护他们的健康成长。正如古语所言:少年强则国强,唯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承载梦想,奔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