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需做好日常护理[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48
成都锦欣中医院 张雪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气流受限,患者常有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慢阻肺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科学的日常护理对控制病情、防止急性加重具有重要作用。
慢阻肺患者的日常护理原则
1.控制环境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病情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刺激的影响,尤其是烟草烟雾、空气中的粉尘和污染物等有害物质,会加重气道炎症反应。患者应避免主动和被动吸烟,远离二手烟环境,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同时,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对病情控制至关重要,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但应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的日子开窗。建议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和过敏原,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和空气质量差的天气时更应注意。此外,减少接触花粉、宠物毛屑等常见过敏原,有助于降低呼吸道过敏反应,预防急性加重。
2.健康饮食调理
慢阻肺患者应重视饮食的科学搭配,通过合理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膳食中应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和豆制品,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持肌肉力量和修复肺组织。同时,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E及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减少氧化应激,保护肺部细胞。患者应避免高盐饮食,因为过量钠盐可能引起体液潴留,导致呼吸困难加重。此外,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刺激气道黏膜,引发咳嗽或痰多,应尽量避免。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体力,减少感染风险。
3.适度锻炼与呼吸训练
慢阻肺患者通过适当锻炼可以改善肺功能和整体身体素质,但运动必须科学合理,避免过度疲劳。中医推崇的腹式呼吸法是一种有效的呼吸训练方式,通过深长的腹部呼吸促进肺泡通气,提高氧气交换效率,有助于改善气促症状。同时,吐纳法,即缓慢有节奏地吸气和呼气,配合精神调息,能够调节气血运行,增强肺脏功能。患者可结合轻柔的体力活动如散步、太极或气功,逐步提高耐力和呼吸肌力。在运动过程中,应当密切留意身体的反应,避免给心肺造成过重负担或引发急性发作。
中医护理特色策略
1.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辅助调养
通过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辅助调养,刺激具调理气机、清肺止咳的穴位,促进患者康复。穴位敷贴可将药物敷于特定穴位,如白芥子贴敷肺俞穴,温肺散寒、化痰止咳。艾灸利用艾条温热刺激,温阳散寒、补益肺气。耳穴压豆通过在耳部穴位贴压王不留行籽,调节脏腑功能,缓解咳嗽、气喘。穴位按摩则通过按摩如肺俞、脾俞等穴位,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2.情志调护
情绪波动对慢阻肺病情影响明显,中医认为“情志内伤”可损伤肺气,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应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建议通过音乐疗法引导患者放松心情,选择舒缓的音乐帮助调节情绪。同时,太极拳、气功等传统运动不仅锻炼身体,还能调和气血,促进身心和谐,减少心理压力,提升患者整体健康状态。
3.生活作息规律
慢阻肺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睡眠充足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肺部修复。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时间,避免剧烈劳累或长时间卧床。此外,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在气温变化大时,减少受凉诱发急性发作的风险。坚持良好的生活规律,有利于稳定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且反复发作的疾病,科学的日常护理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通过控制环境因素、合理饮食、适度锻炼及呼吸训练,能够有效减轻症状,改善肺功能。同时,结合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辅助调养、情志调护和规律的生活作息,帮助患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通过中医专业指导为慢阻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养护策略,助力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减少急性加重,实现稳定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