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会导致胃酸等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烧心、反酸、胸痛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医务工作者,深知正确的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康复的重要性。
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对缓解病情至关重要,通过精准把控进食量与频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以及规范进食方式,能有效减少反流发生,助力患者身体康复。
控制进食量与频率: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一次进食过多,使胃内压力过高,导致反流加剧。建议患者将每日3餐分为5~6餐,每餐七八分饱即可。尤其是晚餐,不宜吃得过饱或过晚,最好在睡前3小时前完成晚餐,给食物足够的时间消化,减少夜间反流的发生。
调整饮食结构:患者要减少高脂肪、高糖、辛辣、酸性及咖啡、酒精摄入,此类食物易加重反流。应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选瘦肉、鱼类、豆类等低脂低糖蛋白,满足营养且不影响病情。
注意进食方式:进食时要细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这样有助于食物充分咀嚼,减轻胃的消化负担。此外,进食后不宜立即平卧或剧烈运动,应适当站立或散步30分钟左右,借助重力作用促进食物排空,减少反流。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改善胃食管反流病的关键助力,从调整睡眠姿势、保持健康体重到规避增加腹压的行为,多维度优化日常细节,能有效减轻反流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调整睡眠姿势: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可有效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胃酸反流。可通过在床腿下垫木块或使用可调节角度的床垫来实现。注意,抬高的是床头,而非仅仅垫高枕头,因为单纯垫高枕头可能会使颈部弯曲,反而增加腹部压力,加重反流。
保持健康体重:肥胖会增大腹部压力,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是胃食管反流病重要诱因。患者需合理饮食,配合运动控重,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辅以适量力量训练,减轻体重可缓解症状、降低复发风险。
避免增加腹压的行为: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弯腰搬重物、紧束腰带、长时间弯腰劳作等增加腹部压力的行为。这些行为会使腹部压力升高,迫使胃酸反流至食管。如果工作需要长时间弯腰,可考虑定时休息,适当伸展身体,缓解腹部压力。
精准且及时的症状护理能极大提升患者舒适度,针对烧心反酸与胸痛等典型症状,采取适宜的缓解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防止病情误判与恶化。
缓解烧心、反酸症状:烧心、反酸发作时,患者可适量喝温水中和胃酸。还能咀嚼口香糖,靠唾液分泌及其中碳酸氢盐缓冲胃酸。此外,遵医嘱用铝碳酸镁等抗酸药能快速缓解症状,不过要严格依规定剂量和时间服药,不可自行增减。
应对胸痛症状:胃食管反流病引发的胸痛易与心脏问题混淆。症状轻时,患者可放松休息、调整姿势观察。若持续不缓解或伴呼吸困难、心悸等,要立刻就医排查心脏疾病。确诊后,可用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治疗原发病以缓解胸痛。
胃食管反流病不仅折磨患者身体,更易引发心理负担,重视并做好心理护理,理解情绪、缓解压力,能为患者身心康复筑牢坚实防线。
理解患者情绪:胃食管反流病具有病程漫长、症状易反复的特点,患者需长期忍受烧心、反酸等身体上的不适。这种持久且反复的折磨,会逐渐侵蚀患者的心理防线,使其极易陷入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泥沼,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
缓解心理压力:要让患者明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成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帮凶”,加重身体症状。医护人员和家属应积极引导,鼓励患者借助听音乐、看电影、与朋友聚会等轻松愉悦的方式释放压力,保持良好心态,助力病情好转。
胃食管反流病作为慢性病症,虽病程迁延,但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举措,患者就能有效减轻烧心、反酸等不适,显著提升生活质量。衷心希望上述实用的护理方法,能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力帮助,助力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