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护理秘籍:多环节守护患者健康[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58
仪陇县人民医院 尹梓杨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重症肺炎犹如一只凶猛的“拦路虎”,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它病情进展迅速,常引发多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然而,除了专业的医疗救治,科学有效的护理同样是帮助患者战胜病魔、提高康复希望的关键因素。今天,我们就从医务工作者的角度,为大家详细揭秘重症肺炎护理的关键环节。
密切病情监测
对于重症肺炎患者,医护人员需时刻关注其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体温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持续高热或体温波动异常,可能意味着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通过每1~2小时测量1次体温,及时发现体温变化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退烧药。心率和血压也不容忽视,心率过快可能提示心脏负担加重,血压不稳定则可能反映循环功能障碍。频繁测量心率和血压,能够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更是监测的重点,重症肺炎患者常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呼吸频率可高达每分钟30次以上,甚至出现呼吸节律不齐。通过密切观察呼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可立即给予吸氧、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缓解患者缺氧状况。
除了生命体征,患者的其他症状也需密切关注。咳嗽、咳痰是肺炎的常见症状,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咳嗽的剧烈程度、痰液的性状和量都能反映病情变化。若患者咳嗽突然加剧,痰液颜色由白色转为黄色、绿色,甚至出现脓血痰,可能提示感染加重。胸痛也是患者常出现的症状,疼痛的部位、程度和性质有助于判断病情。如果胸痛伴有呼吸困难加重,可能是肺部病变累及胸膜,需及时进行相应检查和处理。此外,意识状态的改变也是病情恶化的重要信号,患者若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表明病情已十分危急,必须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呼吸道护理
维持气道通畅是重症肺炎护理的核心环节。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这样可稀释痰液,使其更易咳出。对于咳痰无力的患者,护士会协助进行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松动和排出。拍背时,手指并拢、掌指关节屈曲120度,指腹与大小鱼际肌着力,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有节律地叩击患者背部。若痰液黏稠难以咳出,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吸入治疗。雾化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湿润气道、稀释痰液,同时减轻气道炎症。在雾化过程中,指导患者正确呼吸,深吸气、慢呼气,使药物充分到达肺部。对于病情严重、痰液阻塞气道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吸痰操作,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气道通畅。
重症肺炎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氧疗是改善缺氧状况的重要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氧饱和度,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和氧流量。轻度缺氧患者可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一般为2~4升/分钟;中度缺氧患者可能需要面罩吸氧,氧流量为4~6升/分钟;而对于重度缺氧且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在氧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及时调整氧疗方案,避免因吸氧不当导致氧中毒或二氧化碳潴留等并发症。
营养支持
重症肺炎患者身体消耗极大,充足的营养支持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至关重要。在饮食方面,应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鱼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通过鼻饲或胃肠造瘘等方式给予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同时,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以满足患者身体的代谢需求。此外,鼓励患者少量多餐,增加食物摄入量,避免因一次进食过多导致胃肠道不适。
重症肺炎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涉及病情监测、呼吸道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多个关键环节。只有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协作,严格落实每一项护理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希望,帮助患者早日战胜病魔,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