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来袭,该如何应对[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49
河池市人民医院 韦美英
你是否常常在睡梦中被自己如雷的鼾声惊醒?又或者白天总是疲惫不堪,即便睡眠时间充足也依旧无精打采?倘若你有这些困扰,那么很可能已经被一种名为“睡眠呼吸暂停”的“隐形杀手”悄然盯上。这一疾病不仅会严重破坏你的睡眠质量,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健康,甚至大幅增加猝死的风险。
简单来讲,睡眠呼吸暂停是指人在睡眠过程中,喉咙里的气道突然被阻塞,致使呼吸中断。这种中断可能持续10秒以上,严重的情况下,每小时会发生30多次。想象一下,每一次呼吸暂停就如同给身体按下了“暂停键”,氧气供应瞬间切断,心脏和大脑都处于缺氧的艰难“挣扎”状态。长期如此,身体就如同一台超负荷运转的机器,各种疾病便会接踵而至。
高危人群
睡眠呼吸暂停存在特定“偏好”的高危人群,清楚知晓这些群体,利于我们提前开展预防与筛查工作。肥胖人群首当其冲,肥胖是引发该病的关键因素,脖子粗短者风险更高,大量脂肪在喉咙周围堆积,致使气道狭窄,如同水管被淤泥堵塞,阻碍气流正常通行。中老年男性也属于高危之列,随着年龄增长,喉咙肌肉松弛,且男性生理结构特点使其患病率远超女性。另外,患有鼻炎、鼻息肉的人,因鼻子通气不佳,睡觉只能用嘴呼吸,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气道阻塞的可能性。
警惕症状
睡眠呼吸暂停如同隐藏的健康“炸弹”,会发出种种“警报”,不同时段出现的症状都需我们高度警惕,及时关注自身健康。夜间,它常常“作祟”,鼾声响亮却毫无规律,打着打着可能突然没了声音,几秒后又恢复,甚至会让人在睡梦中突然憋醒,大口喘气,好似经历了一场惊险的“窒息之旅”。到了白天,即便睡眠时间充足,也会感觉疲惫不堪,开车、开会时忍不住打瞌睡,记忆力明显下滑,情绪也变得急躁易怒,整个人仿佛换了副模样。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切不可掉以轻心。
居家筛查
发现睡眠呼吸暂停不难,用这些方法可初步筛查。一是自我观察法,用手机录下鼾声,若鼾声如“过山车”,有长时间沉默要小心;睡前留意或请家属监测呼吸,呼吸停止超10秒或频繁憋醒,建议进一步检查。二是自测小问卷,若“是”的答案超3个需警惕,如鼾声隔门能听清、白天常困、睡觉时呼吸暂停、有高血压或超重肥胖等。三是借助小工具,许多智能手环/手表能监测夜间血氧,低于90%可能有呼吸暂停;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可记录相关数据,拿回医院分析即可。
生活调整
若你已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症状或是高危人群,可从以下方面调整生活方式。其一,减掉“多余负担”,体重每减10%,症状能改善30%,可通过规律运动,像快走、游泳,控制饮食,少吃高油高糖食物来减重。其二,选对睡觉姿势,仰睡易堵气道,尽量侧卧,在背后垫东西防翻身平躺,习惯右侧卧对心脏压力更小。其三,避开“呼吸陷阱”,睡前勿碰酒精、安眠药等,保持鼻腔通畅,鼻炎患者可用生理盐水洗鼻、用鼻贴或喷雾缓解鼻塞。其四,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固定时间起居,保证7~8小时睡眠,白天适当运动,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及时就医
若经居家筛查,怀疑自己患上睡眠呼吸暂停,务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来确诊,这可是目前诊断该病的“金标准”。进行这项检查时,你需要在医院度过一晚。在这期间,身上会连接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它们就像一群尽职的“小卫士”,会精准记录你睡眠过程中的呼吸、心跳、脑电等重要数据。医生会依据这些详细的数据,全面分析你的睡眠状况,准确判断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为你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睡眠呼吸暂停如暗处的“健康小偷”,悄无声息侵蚀我们的身体。不过,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借助居家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就能有效遏制其危害。要知道,健康睡眠是美好生活的根基,别让呼噜声掩盖生命的蓬勃。若你或家人有相关症状,从今日起调整睡姿、记录鼾声、预约检查,共护好眠,拥抱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