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韦淑艳
X射线、CT、 MRI等影像学检查作为许多急性和慢性疾病的主要的辅助检测手段,备孕期或妊娠期女性可能由于各种内科、外科疾病或并发症、并发症等,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在放射科的工作中,许多育龄期患者及其家人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拍完CT,多久可以备孕?”今天,就来回答这个很多人都有的疑问。
三个月是安全时段
X线对女性卵巢、男性睾丸和胎儿都有潜在危害。从优生角度出发,建议备孕期夫妻尽量避免影像学检查,若必须进行,检查前后应采取避孕措施。一般来说,拍完CT三个月后备孕较为安全。这是因为精液和卵子的形成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这样能确保生殖细胞未受辐射影响。
不过,讨论影像学检查的伤害时,辐射剂量是关键因素。目前普遍认为,X线对精子、卵子及胚胎造成损害的临界值为50mGy。一旦超出,损伤范围会随剂量增加而扩大。但实际上,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的剂量远低于这个临界值,而且人体具有自我修复能力,通常检查数日后就能完全恢复。磁共振检查(MRI)则更为安全,它不会产生电离辐射,是备孕期间的绿色检查方式。
无需过度担心检查影响
在孕期,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疾病、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手段,但不少孕妇和家属对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心存顾虑。
X线检查:X线波长短、能量高,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及电离效应。高剂量电离辐射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小头畸形和智力发育迟缓。但当辐射剂量在50mGy以下时,尚未有报道表明会出现胎儿畸形、生长受限和自然流产等风险。所以,仅因诊断性检查接触的电离辐射,不应建议终止妊娠。若孕妇接受过多次检查,需与放射科医生共同确定胎儿的总曝光剂量。
CT检查:CT检查原理与X线基本相同,在不影响结果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辐射剂量。口服造影剂不会被身体吸收,不会造成实质或理论伤害。碘造影剂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或羊水,但动物实验未发现明显的致畸性和致突变性,使用后也无需停止哺乳。
超声检查:目前,并无明确研究证实诊断性超声检查会给胎儿带来不良影响。像多普勒超声检查这类产科超声检查,虽有升温效应,但也不会对胎儿造成损伤。所以,孕妇们无需过度担忧,可安心接受此类超声检查,以保障孕期健康。
磁共振成像:与超声和CT相比,MRI优势明显,能全方位显像人体软组织,清晰展示盆腔结构,便于医生诊断病情。备孕期和妊娠期女性在MRI检查上没有明显禁忌症。虽然有人担心会导致胎儿畸形、组织热损害和听觉损害,但至今没有急性损伤的证据。
做好防护保安全
掌握以下注意事项,可以帮助孕妇在检查时少顾虑、多安心,稳度孕期。
理性看待检查,不必过度恐慌:孕妇进行CT检查时,无需过于害怕担心,不必因一次检查就决定停止妊娠。为避免胎儿流产、畸形和遗传性疾病等,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规产检和基因检测,更好地评估胎儿健康状况。
优先选择安全检查方式:怀孕期间若要做指征检查,建议将超声和磁共振检查作为优先之选。这两种检查技术成熟,安全性较高,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对胎儿产生的不良影响微乎其微,能为孕期健康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遵循个体化评估原则:影像学检查总体比较安全。若需进一步评估病情,可考虑单次检查或低剂量检查方法。例如,有肺炎症状,尤其是发烧、怀疑感染流行性病毒的孕妇,最好进行X线、CT等胸部影像学检查,以准确判断病情及影响。检查前,一定要获得孕妇的充分理解和同意。
做好防护措施:孕妇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适当调整仪器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胎儿的辐射暴露剂量,缩短照射时长,降低潜在辐射风险,确保母婴安全。
总之,现代影像学的辐射风险常被高估,临床决策应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平衡诊断获益与潜在风险。出于保守考虑,建议备孕期妇女接受检查后3个月受孕,但这并非绝对医学禁忌。任何影像学检查都应遵循个体化评估原则,充分考虑患者具体情况与临床需求,确保检查合理、必要,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