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了人工耳蜗,还能做核磁共振吗

装了人工耳蜗,还能做核磁共振吗[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46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张红洁

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耳蜗已成为重度耳聋患者重获听力的“神奇耳朵”。然而,当这些患者需要进行核磁共振(MRI)检查时,往往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体内的人工耳蜗是否会影响检查,甚至对自身健康造成风险?

人工耳蜗是重度耳聋患者的“奇迹之耳”,由体外声音处理器与体内植入体协同工作。其植入体深处的小磁铁,是固定体外线圈、传输声音信号的关键。然而,面对MRI的强磁场(如1.5T,是地球磁场的3万倍),这枚磁铁可能成为问题源头。对非兼容型号耳蜗,强磁场可能使磁铁移位,导致植入体受损,影响听力恢复,甚至给患者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

检查前做好沟通

在计划进行MRI检查前,对于人工耳蜗用户而言,有3项至关重要的准备工作不容忽视。它们不仅关乎检查的顺利进行,更直接影响到安全与健康。

确认耳蜗型号:了解自己的“电子耳朵”很重要,不同品牌型号的人工耳蜗抗磁能力差别很大。像科利耳CI632在3.0T磁场下可用固定带保护,奥地利MED-EL SYNCHRONY磁铁会自动避开磁场,这两款能安全做MRI;而科利耳CI24RE等早期型号在强磁场下磁铁易移位,不能做。确认型号可查手术植入卡或联系手术医生。

方沟通:MRI检查要求医生、患者与厂家紧密配合。因MRI室医生不一定熟悉各耳蜗型号安全参数,所以方要做好沟通。患者要向医生说明所用人工耳蜗品牌型号,医生联系厂家(如拨打科利耳400电话)索取《MRI安全指南》,厂家则提供安全参数,像美国AB HiRes Ultra 3D做1.5T MRI需临时取出磁铁。

患者准备:细节关乎MRI检查成败。检查前,要把体外的声音处理器、磁吸线圈全部摘除,防止受磁场干扰;用医院专用绷带固定好头部,避免晃动致磁铁移位;针对儿童或紧张患者,可打镇静针让其保持静止,毕竟轻微转头都可能改变磁场对磁铁的拉力,进而引发危险。

检查中严谨操作

进入MRI检查室后,除了遵循常规检查流程,人工耳蜗用户还需特别注意一系列技术要点,以确保检查过程的安全与有效性。

线圈选择:MRI检查要精准聚焦以避免干扰。该机器有多种“探头”或线圈,给人工耳蜗患者检查时,务必使用头部专用线圈。若误用身体或脊柱线圈,如同用放大镜看错位置,会使耳朵里的磁铁受力增大,进而提升检查风险,影响患者安全与检查效果。

扫描模式:给人工耳蜗患者做MRI检查,模式选择很关键。推荐使用T1/T2加权成像来观察解剖结构,用FLAIR模式查病灶,它们射频能量低,不易使磁铁发热。而EPI、DWI等快速扫描模式要禁止,它们如同“闪光灯连拍”,会在磁铁内产生电流,让局部组织温度升至45℃以上,造成烫伤。

避免差池确保安全

尽管在MRI检查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但人工耳蜗使用者在医疗检查过程中面临诸多特殊情况,若因疏忽或信息不对称而使用了非兼容的人工耳蜗型号进行了检查,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磁铁移位:非兼容型号的人工耳蜗在强磁场下暗藏危机。其磁铁可能如被筷子搅动的汤圆般旋转,曾有患者做完MRI后耳朵剧痛难忍,经CT检查发现,磁铁旋转将固定它的软组织“拧破”,导致软组织严重受损,最终不得不接受手术将磁铁取出,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组织烫伤:MRI检查对非兼容人工耳蜗存在神经受损风险。其射频波作用于磁铁,如同电磁炉加热铁锅致局部升温。研究表明,非兼容磁铁在3.0T磁场下可能升温7℃,这相当于把耳蜗附近神经“放温水里煮”,轻者引发耳鸣,重者会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神经损伤。

电子元件故障:强磁场堪称人工耳蜗的“隐形杀手”,极有可能对其芯片造成严重干扰。一旦遭遇强磁场,芯片可能短路,程序也会被“格式化”。曾有患者做完MRI后,声音处理器瞬间没了声响,经检查发现是植入体程序被磁场破坏,无奈之下只能接受重新手术调试的痛苦。

图像伪影:人工耳蜗的金属部件是MRI检查中的“捣乱分子”。在成像时,这些部件会在图像上制造出大片模糊区域,好似照片上被泼洒了墨水。当患者需要进行头部肿瘤检查时,这些伪影极有可能将真正的病灶隐藏起来,让医生难以准确判断,进而造成漏诊或误诊的严重后果。

因此,以下注意事项一定不能忽略——

随身带“耳蜗身份证”为方便急诊时医生快速了解人工耳蜗情况,患者可将植入卡塑封后妥善放置于钱包内。在植入卡上,务必清晰、准确地写明品牌、型号、厂商电话等关键信息,尤其要注明是否兼容MRI检查。如此一来,即便突发紧急状况,医生也能迅速获取信息,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

检查前3在面临MRI检查时,人工耳蜗患者往往满心担忧,诸多疑问萦绕心头。“我的人工耳蜗型号究竟能否进行MRI检查?”这是对自身安全的关切;“用的是1.5T还是3.0T的机器?”不同场强影响检查风险;“有没有给我用头部专用线圈?”合适的线圈关乎检查准确与安全,这些都得弄清楚。

非兼容型号替代在人工耳蜗相关检查及应对方案上,CT检查是观察骨骼结构的优选,存在辐射;超声检查则利于观察软组织,且无辐射危害。若因病情必须进行MRI检查,可与医生充分沟通,考虑先通过手术取出磁铁,待完成MRI检查后,再将磁铁重新植入体内。

曾有患者因轻视MRI风险,未确认型号便进行检查,致磁铁移位、植入体报废,重植手术花费超20万。人工耳蜗乃精密仪器,伴患者一生。检查前花10分钟确认型号与安全参数,可省却无尽麻烦与费用。牢记:规范操作听力且安全完成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