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护者[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38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 杨小红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手术室是挽救生命、修复健康的重要战场。每当无影灯亮起,医生专注于手术操作的同时,护士也在一旁默默配合,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她们的工作贯穿手术的每一个环节,从准备器械、协助麻醉,到术中监测、应急处理,再到术后转运与整理,每一步都要求高度的专业与专注。正是这些看似细微却至关重要的操作,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了解手术室护士的真实工作状态,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医疗过程背后的努力与付出。
术前准备
1.设备检查。手术开始前,护士需要逐一检查无影灯、麻醉机、监护仪、电刀、吸引器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无影灯必须亮度充足、角度可调,避免术中因灯光问题影响视野;监护仪要确保能准确显示患者的生命体征;电刀等特殊设备也需测试其功能完好。每一台器械的状态都直接关系到手术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2.消毒与无菌管理。手术室是高度洁净的区域,护士要对手术器械、敷料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并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摆放。对环境空气进行净化,保持手术间内正压状态,防止细菌进入。护士还需协助医生完成术前刷手和穿戴无菌衣帽、手套,确保整个手术过程处于无菌环境中,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
3.患者准备。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会核对其身份信息、手术部位及方式,确认无误后协助麻醉师实施麻醉。随后,根据手术需要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如仰卧、俯卧或侧卧等,使用固定带和软垫保护患者不受伤,并防止术中移动影响操作。这一阶段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患者的舒适与安全。
术中支持
1.器械传递。手术进行中,器械护士需要熟悉每一种手术器械的用途和使用顺序,如钳子、剪刀、持针器等,在医生需要时迅速而准确地递送。同时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观察手术进展,预判下一步操作所需工具,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在传递过程中避免遮挡医生视线或干扰无菌区域,确保操作流畅高效。
2.生命监测。患者的生命状态在手术中时刻变化,护士需持续关注监护仪上的各项数据,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一旦发现异常波动,如心率突然加快或血氧下降,必须第一时间通知麻醉师,并协助采取应对措施,比如调整麻醉深度、增加氧气供给等,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
3.应急处理。手术中可能出现大出血、设备故障或突发病情变化等紧急情况,此时护士需冷静应对,迅速配合医生止血、吸除积血,更换输液或注射急救药物。同时检查备用设备是否可用,保障抢救流程顺畅。这种临危不乱的反应能力,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术后护理
1.患者转运。手术结束后,护士会协助医生为患者包扎伤口,并连接好引流管、输液管等装置。随后在麻醉师和医生的配合下,将患者平稳转移到推床上,确保头部、颈部和脊柱保持稳定,避免因移动造成损伤。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防止出现低血压或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直至安全送达恢复室或重症监护室。
2.器械清点与清理。术后护士需与助手共同清点使用过的器械和纱布数量,与术前记录一一核对,防止遗留在患者体内。确认无误后,将器械分类清洗,去除血液和组织残留,进行高温高压消毒或化学灭菌处理。之后按类别归放入柜,为下一台手术做好准备。
在无影灯下,手术室护士的身影始终穿梭忙碌。从术前准备到术中配合,再到术后整理,她们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看似无声的战场,却蕴藏着高度的专业与紧张的节奏。正是这群默默奉献的护理人员,用精准的操作和严谨的态度,为每一次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坚实保障。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工作,不仅能增进公众对手术过程的理解,也能让我们更加珍惜医疗资源,尊重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