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到成人的近视防控全攻略[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42
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杜红
在电子屏幕充斥生活的今天,近视问题愈发普遍,从天真烂漫的儿童到忙碌的成年人,都可能受到近视的困扰。作为医务工作者,深知近视不仅影响视力,还可能引发多种眼部并发症。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近视成因与发展规律不同,防控策略也需因人而异。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从儿童到成人的近视防控全攻略。
儿童期:打好近视防控基础
儿童时期是视力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近视防控的重中之重。6岁前,儿童的眼睛通常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眼球逐渐变长,视力向正视化发展。但如果用眼习惯不良,眼球过度发育,就会导致近视。家长要格外关注孩子的用眼行为,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学龄前儿童每次看书、玩玩具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上学后,连续读写时间不应超过40分钟,每用眼20分钟,应眺望6米以外远处至少20秒,放松眼睛。同时,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用眼环境,保证室内光线充足,使用符合标准的学习桌椅,让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胸口离桌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是儿童近视防控的有效措施,研究表明,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可有效降低近视发生风险。阳光照射能促使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球增长,家长应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如跑步、打球等,让孩子充分接触自然光线。此外,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也至关重要,3岁起就应建立视力健康档案,每3~6个月检查一次视力、屈光度和眼轴长度,以便及时发现视力问题,尽早干预。
青少年期:积极干预延缓近视发展
青少年学业压力增大,用眼强度增加,是近视高发和度数快速增长的阶段。除了延续儿童期的良好用眼习惯,还需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加强防控。合理规划学习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课间休息时要走出教室活动。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 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对于已经近视的青少年,要正确佩戴合适的眼镜,近视度数增长较快的青少年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或多焦点眼镜,这些特殊眼镜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度数加深。此外,营养均衡对青少年视力保护也很重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叶黄素、蛋白质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鸡蛋、鱼类等,有助于维持眼睛正常生理功能。若发现孩子出现眯眼、揉眼、歪头看东西等视力下降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切勿盲目相信非正规机构的近视治愈宣传。
成年期:稳定视力预防并发症
很多人认为成年后近视度数就会稳定,无需再关注视力问题,这是错误的观念。虽然成年后眼球发育基本停止,但过度用眼、不良用眼习惯仍可能导致近视度数加深,还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严重并发症。成年人即使工作繁忙,也要注意用眼卫生,遵循“20-20-20”法则,即每用眼20分钟,抬头眺望20英尺(约6米)外20秒。长时间使用电脑工作的人群,可调整屏幕亮度和对比度,使眼睛感觉舒适,同时可佩戴防蓝光眼镜,减少电子屏幕蓝光对眼睛的伤害。对于有条件且符合手术标准的近视患者,可考虑通过近视矫正手术恢复视力,如激光近视手术、晶体植入手术等。但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仍需保持良好用眼习惯,定期复查。此外,成年人也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度数大于600度),更要密切关注眼底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眼部问题。
从儿童到成人,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近视防控重点。只要我们重视视力健康,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检查,就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守护清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