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严锌
在电子屏幕不离手、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干眼症已成为困扰众多人群的常见眼病。据统计,我国干眼患者已超3.6亿,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作为医务工作者,我深知干眼症不仅会带来眼干、眼涩、畏光、视力波动等不适症状,长期发展还可能影响视力健康。其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护眼,我们能有效预防和缓解干眼症。接下来,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护眼妙招。
改善用眼习惯,减轻眼部负担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诱发干眼症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办公族紧盯电脑屏幕,还是学生埋头学习,又或是“低头族”沉迷手机,都会使眨眼次数减少。正常情况下,每分钟眨眼15~20次,而专注用眼时,眨眼次数可能降至每分钟5次以下,导致泪液分泌不足且蒸发过快。建议遵循“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约6米)外的远处眺望至少20秒,让眼部肌肉得到放松。同时,调整电子设备屏幕高度,使其中心位置低于眼睛水平视线10~15度,这样可使眼球暴露面积减小,减少泪液蒸发。此外,要避免在昏暗环境中长时间用眼。晚上关灯后玩手机,屏幕与周围环境亮度反差大,眼睛需不断调节瞳孔大小,易引发视疲劳,加重干眼症状。阅读时,应保证室内光线充足且均匀,可采用“顶灯+台灯”的双重照明方式,顶灯提供整体环境光,台灯为阅读区域补充局部光线。
调整生活环境,营造护眼氛围
生活环境对眼睛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干燥、高温、多风的环境会加速泪液蒸发,诱发或加重干眼症状。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为宜,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防止滋生细菌。避免空调、风扇直吹面部,若无法调整位置,可佩戴防风眼镜,减少泪液蒸发。在外出时,尤其是风沙较大的天气,佩戴防护眼镜也很重要,它能阻挡风沙、灰尘等刺激物进入眼睛,降低眼部感染风险。对于经常处于户外强光环境的人群,选择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太阳镜,既能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又能减少因强光刺激导致的泪液蒸发。
科学饮食搭配,补充护眼营养
合理的饮食能为眼睛提供所需营养,有助于维持泪液正常分泌,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叶黄素的食物,对眼睛健康十分有益。维生素A是构成视网膜感光物质的重要成分,动物肝脏、奶类、胡萝卜、菠菜等都是良好的维生素A来源;维生素C、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眼内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橙子、草莓、坚果等食物富含此类维生素;叶黄素是视网膜黄斑区域的主要色素,玉米、南瓜、绿色蔬菜等食物中叶黄素含量丰富。此外,Omega-3脂肪酸对缓解干眼症状也有帮助。日常饮食中,应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新鲜蔬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可能会引发体内炎症反应,加重干眼症状。
眼部保健护理,促进泪液循环
适当的眼部保健护理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增强泪液分泌功能。热敷是缓解干眼症状的有效方法之一,用温热的毛巾或蒸汽眼罩敷眼,每次15~20分钟,温度控制在40℃左右,能促进睑板腺油脂分泌,保持泪膜稳定。热敷频率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一般每天1~2次。眼部按摩也能起到放松眼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按摩时可轻轻按压眼眶周围的穴位,如睛明穴、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等,每个穴位按压1~2分钟,力度以稍有酸胀感为宜。还可以做眼球转动练习,顺时针、逆时针各转动眼球5~10圈,帮助放松眼部肌肉。
干眼症虽然常见,但通过改善用眼习惯、调整生活环境、科学饮食搭配以及做好眼部保健护理,我们完全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干眼症状。如果发现眼部不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希望大家都能重视眼部健康,拥有明亮清晰的 “心灵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