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妊娠期高血压遇上糖尿病,如何守护母婴安全

当妊娠期高血压遇上糖尿病,如何守护母婴安全[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43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高敏

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糖尿病是孕期常见且危害极大的并发症。当它们单独出现时,就会对母婴健康构成威胁;若两者同时存在,风险会急剧增加。接下来,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守护母婴安全的策略,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早期筛查与风险评估关键

妊娠期高血压通常在妊娠20周后出现,以全身小血管痉挛、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发展成子痫前期,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还会影响胎盘血供,增加胎儿生长受限、早产风险。

妊娠糖尿病指孕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会使胰岛素抵抗增强,进而导致血糖升高。高血糖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胎儿巨大儿、畸形、窘迫等情况,同时也会增加孕妇产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两者并存时,母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子痫前期、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显著上升;胎儿生长异常、畸形、早产、窘迫等不良结局可能性大增。

早期筛查和风险评估是防控关键。孕妇在孕早期就应接受全面评估包括血压、血糖、体重指数、家族史等指标。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或既往史的孕妇需重点筛查,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综合管理措施保障母婴健康

为了守护母婴健康,需从多方面入手,做好系统管理。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管理:合理饮食是基础。孕妇应控制盐分、糖分摄入,保证营养均衡。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摄入,减少高盐、高脂肪食物。高血压孕妇每日盐摄入不超5克,糖尿病孕妇选择低GI食物,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稳定血糖。

适量运动:适度运动可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糖。孕妇可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约30分钟,注意运动安全。

充足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避免劳累,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降低血压和血糖。合理安排作息,避免久站久坐,可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

2.药物治疗与监测

降压治疗:血压持续升高的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相对安全的降压药,定期监测血压并调整剂量。

降糖治疗:对于那些通过饮食和运动仍无法有效控制血糖的孕妇,需要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它不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安全。孕妇要学会正确使用胰岛素笔,按医嘱调整剂量并监测血糖。

自我监测:教会孕妇自我监测血压和血糖,鼓励记录结果并及时反馈,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3.心理支持与教育

双重疾病压力易使孕妇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护士应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保持积极心态。通过讲座、宣传册等普及疾病知识,提高孕妇自我管理能力。

4.分娩期管理

分娩时机选择:根据孕妇病情和胎儿状况决定分娩时机。病情稳定、胎儿发育成熟时,可在严密监测下适当延长孕周;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子痫前期重度、胎儿窘迫等,则需及时终止妊娠。

分娩方式选择:综合胎儿大小、胎位、孕妇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分娩方式。胎儿巨大或孕妇有高危因素时,剖宫产可能性较大。分娩中密切监测孕妇血压、血糖和胎儿心跳。

5.产后护理与随访

产妇健康管理:产后继续监测产妇血压和血糖,按医嘱复查。部分产妇产后指标可恢复正常,但也有发展为慢性病的可能,因此产后随访十分重要。

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全面评估,监测血糖、黄疸等情况。母亲有糖尿病,新生儿可能低血糖,需及时喂糖水并密切监测。同时做好预防接种,预防感染。

6.多学科团队协作

妊娠期高血压与糖尿病管理需多学科团队协作,妇产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护士等共同参与孕期管理,提供全方位护理,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总之,当妊娠期高血压遇上糖尿病,通过早期筛查、综合管理、合理分娩及产后护理等措施,以及多学科团队协作,能有效守护母婴安全。妇产科护士应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孕妇也应积极参与孕期管理,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配合医生的指导,共同促进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