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你必须知道的真相[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39
旺苍县妇幼保健院 黄纯玲
想象一下,准妈妈们轻抚孕肚,满心欢喜地期待新生命降临,画面温馨美好。然而,孕期潜藏着一个健康挑战——妊娠糖尿病,正悄然威胁着母婴健康。本文将为您详解妊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助您安稳度过孕期。
孕中晚期易发
妊娠糖尿病(GDM)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多在孕中晚期被发现。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激素变化:在妊娠期间,孕妇的体内激素⽔平会发⽣显著变化,如雌激素、孕激素等增加,这些激素具有拮抗胰岛素的作⽤,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进⽽可能引发⾎糖升⾼。
遗传因素:家族若有糖尿病史,准妈妈孕期患糖尿病风险大增。
生活方式:孕期过度进补,如大量吃高糖水果、精细糕点,加上运动量骤减,这些不良习惯合力助推血糖失控。
妊娠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
多饮、多食、多尿:和非妊娠糖尿病类似,准妈妈孕期频繁口渴、食量变大、排尿增多,这是身体为排出多余糖分的无奈之举。
体重异常:有的准妈妈体重疯长,远超正常孕期范围,是血糖失控、代谢紊乱的信号;少数孕妇体重不增反降,可能因糖尿病致营养吸收不良。
妊娠糖尿病的隐匿症状包括——
疲劳乏力:持续高血糖下,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受阻,能量供应不足,准妈妈做日常小事都有气无力。
皮肤瘙痒:高血糖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让手足、腹部等部位皮肤干燥、瘙痒,易被误认成单纯皮肤问题,耽误诊断。
母婴健康受威胁
1.对孕妇的影响
妊娠高血压风险攀升:血糖一高,代谢紊乱,血管内皮受损,血压跟着上升,二者恶性循环,孕晚期突发高血压的惊险案例屡见不鲜,严重时危及生命。
感染风险加大:高血糖环境是细菌“温床”,孕妇易患泌尿系统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等,反复感染还可能诱发宫缩,导致早产,准妈妈饱受折磨。
产后糖尿病隐患:孕期患糖尿病,产后数年发展为2型糖尿病概率大幅提高,因此产后持续监测血糖至关重要。
2.对胎儿的影响
巨大儿风险:孕妇高血糖穿过胎盘,刺激胎儿胰岛细胞增生,胰岛素分泌过多,胎儿疯长,难产、产伤风险骤增。
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病情失控,后期血管病变,胎盘供血不足,胎儿营养跟不上,发育滞后。
早产、流产危机:血糖波动引发子宫收缩、胎膜早破,胎儿提前娩出存活难,早期高血糖还可能导致流产。
做好监测保安全
一旦怀疑妊娠糖尿病,应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断。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前空腹8~12小时、禁食禁水,口服75g葡萄糖溶液,分别测空腹、服糖后1小时、2小时血糖,如果任意一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孕期辅助诊断,参考范围虽有别平时,但意义重大。
平时,准妈妈在家应坚持做好日常血糖监测,用血糖仪测空腹、餐前、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血糖。若病情稳定,每周测量2~3天即可;若血糖波动较大,则需增加测量次数。记录数据有助于医生调整方案。
产检时,除了常规项目,要重点关注胎儿发育、羊水、血压等,保障母婴安全。
防治做好三要点
1.饮食调整
控总热量:依孕前体重、孕周、劳动强度算每日热量,合理分配三餐加餐,不同孕期有不同方案,避免热量超标。
营养均衡:高纤维、低糖、低脂肪饮食为佳,多吃绿叶菜、西兰花、瘦肉、豆类,主食选糙米、全麦面,水果控量选低糖的柚子、草莓。
2.适度运动
选好项目:散步、孕妇瑜伽、安全条件下游泳等有氧运动,促进肌肉摄取葡萄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运动注意别空腹、避开过热、过冷环境。
把控频率强度: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循序渐进,不适就停。
3.药物治疗(必要时)
胰岛素:饮食运动控糖不佳时,胰岛素是孕期降糖“利器”,它不通过胎盘,对胎儿安全。医生依血糖波动定制注射方案,剂型、剂量、时间精准匹配。
口服降糖药:部分新型药在严格适应证下可谨慎用,遵医嘱权衡利弊。
妊娠糖尿病发病有因、危害不小,但防治有招。准妈妈们只要早发现、早干预,配合医护团队,定能平稳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宝宝,开启幸福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