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透析家庭护理:护瘘防感染

透析家庭护理:护瘘防感染[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39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杨雨宣

对于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来说,动静脉内瘘(AVF)是透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将动脉和静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易于穿刺的血管通路。然而,由于透析患者需要频繁使用内瘘进行透析,因此如何正确保护内瘘并预防感染成为家庭护理中的重要课题。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最重要的血管通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静脉连接形成高血流量的血管通道。其通畅性直接影响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因此,家庭护理的核心在于维护内瘘的通畅无阻与无菌环境。

日常监护与保护

透析患者日常需精心做好内瘘自查。具体而言,于晨起、三餐前后及睡前,使用非透析侧手指轻触内瘘部位,仔细感受是否存在类似猫喘气般的持续柔和震颤,同时运用听诊器聆听血管杂音,正常杂音呈连续吹风样。若发现震颤、杂音减弱或消失,这极有可能是堵塞的先兆,必须即刻就医。另外,要密切关注内瘘侧手臂皮肤,查看有无红肿、破溃、色泽异常、皮温升高或皮疹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全方位防护策略

透析患者对动静脉内瘘的护理,需兼顾规避压迫与促进成熟。规避压迫上,睡眠时取健侧卧位,用软枕妥善承托,防止内瘘侧手臂受压;日常严禁在内瘘侧手臂测血压、抽血、输液(紧急情况除外),同时减少重物提举;着装应选择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开紧袖口与繁杂装饰。促进成熟方面,术后24小时可开展简单握拳运动,每次握拳1015秒后松开,1015次一组,每日34组;内瘘成熟后,可适量做抬手、伸展等上肢运动,但要避免过度牵拉。

感染预防

透析患者护理内瘘,手卫生与敷料管理是关键。手卫生上,接触内瘘前后务必规范清洁,可用肥皂搭配流动水洗手20秒以上,或使用含酒精洗手液;护理敷料时,切勿触碰穿刺点,还要定期修剪指甲,防止划伤皮肤。敷料管理方面,透析后穿刺点敷料需保持24小时干燥,淋浴时用防水贴做好防护;若发现敷料渗血、渗液或松动,要立即更换并消毒周边皮肤。此外,要密切留意感染迹象,一旦疑似感染,应迅速就医,切不可自行挤压或用药。

紧急应对“预案”

透析患者需密切留意内瘘状况。若察觉内瘘震颤骤减或消失,这很可能是内瘘堵塞的征兆,应马上从手腕向肩部轻柔按摩内瘘侧手臂,助力血流恢复。若按摩后未见好转,要即刻联系医护人员,并在6小时内前往医院接受溶栓治疗。此外,一旦内瘘侧手臂出现发热、疼痛加剧、肿胀显著或有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迹象,需马上就医。就医前,用干净纱布覆盖伤口,切记不可挤压伤口或自行用药,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长期管理 “护航”

生活方式上,务必严格管控水分与盐分摄入,将透析期间体重增长控制在不超过干体重的5%,同时每月利用超声监测内瘘血流速度,以200500cm/s为理想范围,从而及时察觉狭窄或动脉瘤。药物营养方面,低分子肝素注射后,要按压穿刺点10分钟以上以防血肿;还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不少于1.2g/kg,像蛋清、乳制品等,有助于血管修复。心理社会层面,家属应关注患者心理,必要时进行干预,患者也应积极参加肾友会、护理培训,与医护保持密切沟通。

关键数据铭记

规范护理对于动静脉内瘘的维护意义重大。通过科学、精准且全面的护理操作,能有效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使其稳定维持在58年,同时大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让发生率锐减60%。这不仅减轻了患者的身体痛苦,也提高了其生活质量。此外,患者及家属需时刻留意内瘘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症状,要迅速行动,在症状显现后的6小时内及时联系血透中心护士,并争取在24小时内得到有效处理,如此方可尽力挽救内瘘功能。

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中,动静脉内瘘的保护与感染预防不容忽视,这直接关乎治疗成效与患者安危。患者及其家属务必主动学习相关护理知识,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严格依照医护人员的指导开展护理操作。如此,才能保障内瘘正常使用,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