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血压低到多少算危险?警惕低血压的器官损害风险

血压低到多少算危险?警惕低血压的器官损害风险[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34

四川省苍溪县人民医院   杨力

血压是衡量心血管健康的“晴雨表”,很多人觉得高血压才可怕,往往忽略了低血压。但其实,血压太低同样可能埋下健康隐患,甚至影响重要器官。今天就来聊聊:低血压到底是什么?低到多少算危险?又会带来哪些麻烦?

低血压有原发继发之分

低血压的判定标准简单说,低血压就是血压低于正常范围。通常认为,收缩压(高压)低于9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低压)低于60毫米汞柱,就可能被判定为低血压。不过这不是绝对标准,更关键的是:如果血压持续低于这个水平,血液流动会变慢,没法给大脑、心脏等器官及时输送氧气和营养,进而引发各种不适。

低血压的常见症状低血压的症状轻重要看血压下降的程度。轻微时,可能只是偶尔头晕、乏力;严重时,可能突然晕厥、休克。常见症状包括站起来时(尤其从坐或躺的姿势快速起身)头晕、站不稳;还可能有恶心、疲劳、心跳加快、手脚冰凉等。如果出现视力模糊甚至晕厥,说明大脑已经严重供血不足,得赶紧就医。

低血压的类型:低血压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低血压又叫单纯性低血压,通常没有明确的诱因或疾病背景,可能与遗传、体质等因素有关。这种类型的低血压通常发生在健康人群中,且症状较轻,可能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如饮食调整和适当锻炼来缓解。继发性低血压则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心脏病、内分泌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等。当这些原发病症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时,便可能导致血压下降。治疗继发性低血压的关键在于解决原发病,恢复血压正常水平。

血流慢心脑“吃不饱”

低血压最直接的风险是“供血不足”,首当其冲的是大脑。大脑仅占人体体重的2%3%,却消耗全身20%25%的氧气和葡萄糖,这种高代谢特性使其对血压变化极为敏感。当血压低于90/60mmHg时,血流速度显著减缓,大脑的椎基底动脉系统和颈动脉系统灌注不足,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目眩、眼前发黑等急性脑供血不足症状。若低血压状态持续,神经元因长期缺血缺氧,会引发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反应,加速神经细胞凋亡。临床研究显示,收缩压长期低于80mmHg的动脉硬化患者,中风风险较正常人群高出35倍,部分患者甚至会因突发大面积脑梗死陷入昏迷。

心脏同样面临巨大压力。左心室需要足够的动脉压力将血液泵向全身,低血压导致冠状动脉灌注压下降,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引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长期供血不足会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代偿性扩大,最终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据统计,慢性低血压患者中,约15%会进展为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典型症状。

肾脏的滤过功能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肾脏每分钟接受的心输出量达20%25%,是全身血流最丰富的器官之一。当血压下降时,肾动脉收缩,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水钠潴留和毒素排出受阻。若血压持续低于70/40mmHg超过2小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因缺血发生坏死,引发急性肾损伤。数据显示,因低血压导致的急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率高达30%50%,幸存者中也有20%会发展为慢性肾病。

其中老年人是低血压的高危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壁变僵硬,血压调节功能变弱;加上很多老人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病,更容易出现低血压。对人来说,低血压的影响往往更严重:频繁头晕可能导致摔倒、骨折,突然晕厥会限制生活独立性;还可能加重老年痴呆等认知问题,大大影响生活质量。

急性低血压(血压突然暴跌)可能是休克的信号,危及生命!急性低血压多发生在严重失血、感染、过度脱水等危急情况。此时血液量急剧减少,心脏没法把血液泵到全身,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严重不足,可能迅速出现休克。休克是危及生命的状态,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急性低血压需要快速恢复血容量和正常血压,才能阻止器官进一步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