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造口周围皮肤红痒难耐[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4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张冬玲
造口手术为许多患者重新打开了生命通道,通过建立人工排泄通道,帮助恢复正常排泄功能。但术后护理中,造口周围皮肤红肿、瘙痒等问题却成了不少人的“烦心事”——过敏性皮炎、刺激性皮炎、真菌感染等皮肤并发症特别常见。这些问题不仅让患者难受,还可能引发感染等严重后果。今天就来详细说说,造口周围皮肤红痒该怎么处理。
红痒源自三因素
通常,造口处出现红痒与下面三类因素有关。
排泄物“太厉害” 造口排出的排泄物是皮肤损伤的“头号凶手”。回肠造口的消化液里有胆汁、胰酶,腐蚀性很强,一旦造口底盘漏了,几小时就能破坏皮肤的角质层;结肠造口的稀便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氨类物质,长期刺激皮肤就会引发炎症。
错误的护理操作 护理时的错误操作会削弱皮肤的保护能力,主要有这三种情况:清洁过度,即使用肥皂、酒精或带香料的湿巾擦皮肤,会破坏皮肤天然油脂层,增加过敏风险;底盘裁剪不当,孔径太大容易漏排泄物,太小则会摩擦皮肤造成机械损伤;粘贴不牢,底盘边缘翘起来,皮肤会长期暴露在刺激环境中,形成“渗漏~损伤~更严重渗漏”的恶性循环。
个体差异或环境影响:如果是敏感体质,对黏胶、护肤粉过敏,接触后容易出红疹,红痒风险会更高;潮湿环境下,汗液或渗液积聚容易引发真菌感染,表现为白色豆腐渣样皮损,还可能伴随卫星状脓疱;此外,腰带太紧、衣服材质粗糙、频繁提重物,也会增加皮肤负担,让红痒问题找上门。
针对性处理才有效
刺激性皮炎 出现这种炎症时,患者的皮肤会表现为刺痛、红肿,严重时存在破溃糜烂,其边界和底盘的形状一致。在处理时,如果是轻度损伤,可以使用温水清洁后涂抹护肤粉,以形成保护膜;如果是中度损伤,使用生理盐水清创之后,再使用藻酸盐敷料以吸收渗液;如果是重度损伤,则需立即就医,通过采取银离子敷料进行抗菌治疗,并配合生长因子凝胶以促进愈合。
过敏性皮炎 这种炎症会导致患者皮肤出现大片的红疹、水疱,并伴随剧烈的瘙痒,这大多数由于对产品的过敏而引起。处理需从三个步骤进行。首先,紧急处理。立即停用可疑的产品,并使用生理盐水清洁之后,再根据医嘱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其次,系统治疗。严重的患者需口服抗组胺药治疗,如西替利嗪5mg/日或氯雷他定10mg/日;最后,预防复发。更换硅胶黏胶材质的底盘,并在使用前先进行皮肤斑贴试验,确认不过敏再使用。
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会导致患者的皮肤出现红色丘疹并伴有白色斑块,其周围存在卫星状脓疱。处理时,首先进行局部治疗。使用酮康唑洗剂清洁之后,再撒制霉菌素粉末(每日2次);其次做好环境控制。使用造口保护膜以隔离排泄物,使皮肤保持干燥;最后系统用药。如果是顽固感染情况,患者需要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mg/日,疗程1~2周)。
科学护理更省心
护理三步法:第一步,清洁。每日用温水或专用清洁剂清洗1次,并用软布轻按吸干;第二步,粘贴。待皮肤干透后,自中心往四周按压底盘,边缘再用加固胶环进行密封;第三步,观察。每日观察并记录皮肤状态及渗漏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护理用品选择:回肠造口的底盘应选择高吸收及防反流的类型,敏感皮肤则选择硅胶黏胶的材质。孔径需大于造口1~2mm,并将边缘打磨光滑,以防划伤。另外,还可以使用皮肤保护膜为皮肤提供物理屏障,或者涂抹氧化锌软膏以吸收多余的液体。
除了护理,生活方式调整也很重要:饮食上应少吃高纤维、产气食物;行为方面需避免提重物、做剧烈运动;衣物选择宽松款式以减少皮肤摩擦。此外,规律作息和保持积极心态同样关键,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良好情绪能减轻心理压力,间接促进皮肤健康。
做好科学护理,才能让造口周围皮肤少遭罪,帮助患者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如果皮肤问题反复或加重,比如出现持续红肿、溃烂、渗液增多等症状,一定要及时找医生帮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