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难题:从失禁到潴留的现代解法[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2
资中县人民医院叶存辉
排尿问题是很多人的难言之隐,尤其是中老年人。有些人一咳嗽、打喷嚏就漏尿(尿失禁),有些人却感觉尿意强烈却排不出(尿潴留)。这两种看似相反的症状,都反映了排尿功能的异常。今天就来聊聊尿失禁和尿潴留的成因、影响及现代医学解决方案,帮大家科学应对这些尴尬问题。
1.为啥会“憋不住”?
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自主流出,常见于女性(尤其是产后或更年期)和老年男性。根据原因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压力性尿失禁的典型表现是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跑步)漏尿,平时排尿正常,常见于产后女性、绝经后女性、前列腺手术后的男性,主要因盆底肌松弛、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导致控尿能力下降。
急迫性尿失禁的典型表现是尿意来得突然且强烈,没到厕所就漏尿,常见于老年人、糖尿病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多由膀胱过度活动(OAB)引起,可能与感染、神经系统异常或衰老有关。
混合性尿失禁则是同时存在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社交焦虑、皮肤感染等并发症。治疗需采取多维度综合策略,结合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生活习惯等因素,必要时联合泌尿外科、妇科、康复科多学科协作,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2.为啥会“排不出”?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有尿却无法顺利排出,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尿潴留的典型表现是下腹胀痛,有强烈尿意但无法排尿,需紧急就医导尿,常见原因包括前列腺增生、尿道结石、药物副作用(如某些感冒药)、术后麻醉影响。
慢性尿潴留的典型表现是尿流细弱、排尿费力、尿后仍有残余尿,严重时可能导致肾积水,常见于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脊髓损伤者。
3.现代医学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尿失禁的解决方案:非手术治疗和微创手术为尿失禁患者提供了多样化选择。非手术治疗包括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适用于压力性尿失禁,通过锻炼盆底肌增强控尿能力;生活方式调整,如减重、避免便秘、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药物治疗,如膀胱松弛剂(治疗急迫性尿失禁)、雌激素(适用于绝经后女性)。微创手术则涵盖尿道中段悬吊术(TVT/TOT),适用于严重压力性尿失禁,通过植入吊带增强尿道支撑;以及肉毒素注射,用于顽固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可减少膀胱痉挛。
尿潴留的解决方案:急性尿潴留需紧急插入导尿管引流尿液以缓解症状,后续再探寻如前列腺增生、结石等病因;慢性尿潴留则强调针对病因治疗,像前列腺增生可用相关药物或手术切除部分;神经源性膀胱可定时自己导尿、训练膀胱,严重了就做膀胱扩大术;尿道狭窄可做扩张或修复手术。另外,定时自己导尿能帮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减少感染,膀胱起搏器调节神经信号也能改善排尿。
4.怎么预防排尿问题?
控制体重管理:保持健康体重是预防排尿问题的核心策略。研究显示,体重指数(BMI)每增加5个单位,压力性尿失禁风险上升40%。建议均衡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建立科学排尿习惯:避免长期憋尿至关重要,膀胱长期处于过度充盈状态,会使逼尿肌弹性纤维断裂,导致肌肉收缩功能下降,进而引发尿潴留或尿失禁。建议每2~3小时主动排尿,特殊场景提前预留时间。
优化生活方式:尼古丁损害膀胱黏膜,而咖啡因和酒精二者刺激膀胱加重尿频,建议戒烟并限制每日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400mg,约4杯咖啡),酒精摄入男性不超过25g/日,女性不超过15g/日。
强化健康监测:男性50岁起每年查PSA和直肠指检;女性产后42天评估盆底肌,做凯格尔运动(每日3组,每组收缩/放松各10秒,重复10次)。同时,无论男女,一旦出现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许多患者因羞于启齿而延误就医,导致问题加重。其实,尿失禁和尿潴留都是可防可治的,早期干预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出现频繁漏尿影响日常生活、排尿困难且尿流明显变细、反复尿路感染或血尿等情况,建议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