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做MRI检查前,这些关键事一定要知道

MRI检查前,这些关键事一定要知道[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3

仪陇县人民医院   任禹铭

当医生建议做MRI检查时,很多人会既紧张又疑惑:“MRI是什么?检查前要做些什么?会不会有危险?”作为医务工作者,有必要系统科普MRI检查的术前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检查,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MRI并非“加强版CT”

MRI(磁共振成像)与CT虽同属影像学检查,但原理截然不同。MRI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通过捕捉人体水分子的信号生成图像,完全不产生辐射,这对孕妇、儿童等敏感人群更友好。其优势在于能清晰显示软组织(如大脑、脊髓、肌肉、关节等)的细微结构,尤其适合排查肿瘤、炎症、神经病变等疾病。但MRI检查时间较长(通常1540分钟),且检查环境为封闭磁场,对体内金属物品的限制极为严格。

MRI也有诸多禁忌

MRI的强磁场会对金属物品产生强大吸引力,可能导致严重意外,以下情况绝对禁止做MRI检查:体内有ferromagnetic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除颤器、神经刺激器、金属人工心脏瓣膜、动脉瘤夹(非钛合金材质)等。这些设备可能被磁场干扰,导致功能失效或移位。金属异物残留,眼球内、颅内或血管内的金属异物(如弹片、铁屑),在磁场中可能移动,造成组织损伤。怀孕3个月内,虽然目前未证实MRI对胎儿有明确危害,但为安全起见,孕早期除非紧急情况,不建议检查。

检查前先清干净身上的“危险物”

进入MRI机房前,必须移除所有金属物品,包括:体表物品,手表、项链、耳环、戒指、发卡、皮带(含金属扣)、文胸(含钢圈)、手机、钥匙、硬币、银行卡(磁条会被消磁)。体内外临时物品也需要取下包括金属义齿、活动假牙(可能移位损伤口腔)、金属避孕环(部分材质需提前告知医生)并洗去文身(含金属颜料者可能出现灼热感)。衣物选择,穿纯棉、无金属拉链/纽扣的衣物,避免穿带金属丝线的内衣或外套。若患者无法自行移除(如固定骨折的金属支架),需提前告知医生,评估是否为非磁性金属(如钛合金),此类材质通常可进行MRI检查,但需调整扫描参数。

特殊人群检查前要额外准备

儿童与躁动患者:5岁以下儿童或因疼痛、焦虑无法配合的患者,可能需要镇静或麻醉。检查前需禁食46小时(避免麻醉时呕吐),并由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幽闭恐惧症(claustrophobia)患者,MRI机房为狭长密闭空间,约10%的人会出现胸闷、恐慌。可提前告知医生,通过播放音乐、使用开放式MRI(部分医院有)或小剂量镇静药物缓解不适。危重患者,需携带生命体征监测仪、呼吸机的患者,需确认设备为MRI兼容型号,否则可能因磁场干扰导致仪器失灵。肾功能不全者,若需做增强MRI(注射含钆造影剂),需提前告知医生。钆造影剂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严重受损者可能引发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需评估风险后再决定。

检查流程:提前做好这些事

预约时沟通,告知医生过敏史(尤其是造影剂过敏)、手术史、疾病史(如哮喘、肾功能不全),以及是否有幽闭恐惧倾向,便于医生调整检查方案。检查前饮食方面,常规MRI无需空腹;增强MRI需禁食4小时(预防造影剂反应导致呕吐),检查后多喝水以促进造影剂排出。去除辅助器具,轮椅、担架、拐杖等金属辅助工具不可进入机房,需由医护人员用专用非金属推车接送。签署知情同意书,医生会说明检查风险(如造影剂过敏、磁场相关意外等),患者或家属需确认签字。

这些误区,别被忽悠了

误区1:“体内有金属就一定不能做”。

钛合金、纯银、铂金等非磁性金属通常安全,如种植牙(钛合金)、人工关节(钛材质)可在医生评估后进行检查。

误区2:“MRI辐射比CT大”。

完全错误,MRI无辐射,适合需要多次复查的患者(如肿瘤随访)。

误区3:“检查时憋气越久越好”。

只需按技师指令短暂憋气(如腹部扫描时),过度憋气可能导致身体抖动,影响图像质量。

MRI检查的安全性建立在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的基础上。患者只需提前做好准备、如实告知身体情况、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就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确保检查顺利完成。若对检查有任何疑问,务必在预约时与医生充分沟通,避免因信息遗漏导致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