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矫正康复,14岁女孩告别脊柱侧弯[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13
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李凤桃
“妈妈,我腰好疼啊!”14岁的小薇(化名)揉着腰说。妈妈掀开小薇的衣服仔细一看,发现女儿腰部两侧不一样:左边肌肉相对饱满,右边有点凹陷,弯腰时左侧像座“小山坡”;直立时,右边肩膀比左边高。带到医院做了全脊柱检查,结果出来了——脊柱侧弯25°(腰段—中度—C型)、骨盆倾斜!
脊柱侧弯=小树苗长歪了
脊柱侧弯就像小树苗长歪了。正常情况下,从背后看脊柱是一条直线,而小薇的脊柱在腰部像香蕉一样向左侧凸曲了25°。
外观上,脊柱侧弯表现为左低右高肩、腰背不平、骨盆倾斜,严重影响体态。其健康隐患显著,可引发腰背疼痛、限制身高,长期不矫正会压迫心肺,影响呼吸和心脏功能;女性还可能因骨盆问题出现顽固性痛经,胸椎侧弯甚至导致乳房不对称。需注意,25°为中度侧弯,及时干预可防恶化;超过40°,或需手术矫正。
青少年容易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在青少年中不少见,全国中小学生中超过500万人有类似情况,且每年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的患病数量还在以30万人递增。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10-18岁是生长发育高峰期,由于生长发育快,肌肉力量跟不上骨骼发育速度,脊柱两侧肌肉力量容易失衡;其二,长期低头玩手机、趴在桌上写作业、跷二郎腿等不良姿势,会让脊柱承受不均匀压力;其三,过重的书包给脊柱增加巨大压力,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脊柱应力性弯曲。
三管齐下治侧弯
医生详细评估后,为小薇制定了“针灸+支具+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案,就像给脊柱来一场“内外夹击”的“矫正风暴”。
针灸:针灸师通过极细银针刺激背部穴位,实现肌肉放松与机能调节。常用穴位中,夹脊穴调节脊柱气血;委中穴缓解腰背疼痛;阳陵泉增强肌肉力量。其核心功效为:释放内啡肽止痛,调节肌肉张力平衡脊柱两侧拉力,加速血液循环滋养脊柱。
支具:为患者定制3D打印的脊柱侧弯矫正支具,可精准固定侧弯部位,防止弯曲加剧。佩戴需注意初期可能出现胸闷、皮肤发红等不适,建议从每天2小时开始,逐步增加时长与调整松紧;佩戴2周后需戴着支具拍摄脊柱DR,评估支具是否符合侧弯力学要求;合格后需保证每天22小时持续佩戴,以确保矫正效果。
康复训练:是脊柱矫正的核心环节。通过姿势矫正(如靠墙站立)、灵活性训练(猫步式)及核心肌群锻炼(平板支撑、桥式),强化腰背肌与腹肌,提升脊柱稳定性与活动度,与针灸、支具形成协同,助力脊柱恢复正常形态。
三个月治疗全记录:从适应到康复
第1个月(适应期)以夯实基础为目标,治疗方案如下:针灸每周1次,浅刺5~10个穴位放松肌肉;支具每日佩戴4~6小时,帮助患者适应压迫感。康复训练包含①靠墙站立,利用姿势矫正镜保持四点贴墙,每天3组,每组10分钟;②猫步式步行,增强脊柱柔韧性;③肌力训练,强化腹肌、腰背肌等核心肌群。此阶段后,小薇体态改善,高低肩减轻,脊梁挺直,核心力量显著增强。
第2个月(强化期)侧弯角度显著减小,此阶段治疗方案如下:针灸每日1次,增加穴位数量,加深针刺深度,结合电针刺激强化肌肉收缩;佩戴支具时间延长至15~20小时,重点矫正腰椎侧弯;康复训练包含呼吸训练(静坐时左侧臀部坐凳、右侧臀部悬空,通过缓慢呼吸纠正骨盆倾斜)和平移训练(在呼吸训练基础上,将脊柱力量集中于侧弯顶椎,通过上身平移改善侧弯)。经治疗,骨盆倾斜明显改善,腰椎侧弯角度从25°降至12°,弯腰时腰部隆起显著缓解。
第3个月(巩固期)体态恢复正常后,维持性治疗方案如下:针灸调至每周2~3次,保持强化期针刺强度与深度,巩固肌力;支具每日佩戴22小时,夜间持续使用;康复训练以每周2次游泳为主,借助水浮力减轻脊柱压力,辅以反转式呼吸训练(双膝跪地,左手撑地,右手带动身体左旋矫正腰段左凸)和跪式伸展训练(单膝跪撑,对侧肢反向伸展纠正腰椎弯曲)。坚持三月复查,侧弯角度可缩至8°(低于诊断标准),实现骨盆归位、双肩平齐,体态稳定,平均身高增长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