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居家康复的4个实用训练技巧[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9
广西上思县人民医院 刘爱梅
脑梗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不仅会打乱生活节奏,还可能留下肢体麻木、走路不稳、说话不清楚等后遗症。但别慌!只要掌握科学的居家康复方法,很多患者都能慢慢找回生活自理能力。今天就给大家分享4个简单又实用的训练技巧,家属和患者一起学起来!
床上翻身训练
脑梗后长期卧床,肌肉会像“生锈的机器”一样逐渐萎缩。每天帮患者在床上翻翻身,就能让肌肉保持活力。这样练:
向健侧翻身:患者仰卧,双手交叉握住(患侧手在上),双腿屈膝。家属站在患者健侧,一手托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托住臀部,轻轻将患者转向健侧。
向患侧翻身:同样双手交叉,健侧腿跨过患侧腿。家属扶住患者肩部和臀部,帮助转向患侧。
频率:每2小时翻一次身,白天可以多翻几次,晚上保证患者休息。
要注意: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拉伤肌肉或关节;翻身后用枕头垫在背后和双腿之间,保持舒适的姿势;如果患者自己能用力,鼓励他主动配合翻身动作。
坐站平衡训练
从躺着到坐起来,再到站起来,这一步步的变化是康复的重要标志。坐站训练能增强下肢力量和平衡感,为走路做好准备。这样练:
床边坐起:患者仰卧,双腿垂在床边。家属站在患者面前,双手扶住患者腋下,帮助他慢慢坐起来。坐好后,让患者双手撑在床边,保持1~2分钟。
坐站转换:坐稳后,患者双手握住床边扶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慢慢站起来。站不稳的话,家属可以在身后用膝盖顶住患者膝盖,防止摔倒。
平衡训练:站好后,让患者尝试左右转头、伸手够东西,或者闭眼站立几秒钟,逐渐提高平衡能力。
要注意:开始训练时,家属一定要全程陪同,防止患者摔倒;每次训练时间不要太长,根据患者体力调整,累了就休息;如果患者站起来后头晕,立即让他坐下,休息一会儿再试。
手部精细训练
脑梗后,很多患者会发现手变得不听使唤,拿筷子、扣纽扣都很困难。通过简单的手部训练,能让手指重新找回“感觉”。这样练:
抓握训练:准备一些小物件,如核桃、乒乓球、海绵块等。让患者用患手抓住这些东西,尽量用力握紧,然后松开。每次练习10~15次,每天3组。
手指操:
(1)弯曲和伸展手指:从大拇指开始,依次弯曲每个手指,再伸直。
(2)对指练习:用大拇指依次触碰其他四个手指的指尖。
(3)翻扑克牌:用患手一张一张地翻扑克牌,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日常生活训练:鼓励患者自己穿衣、刷牙、梳头。刚开始可能比较困难,但慢慢练习就能进步。比如穿衣服时,先穿患侧袖子,再穿健侧;脱衣服时相反。
要注意:训练时选择的物品要大小适中,避免太小容易滑落,太大不好抓握;如果手部力量很弱,可以先从被动训练开始,由家属帮助活动手指关节,再逐渐过渡到主动训练;训练过程中如果手部出现疼痛,要暂停训练,咨询医生。
语言和吞咽训练
有些脑梗患者会出现说话含糊不清、吞咽困难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交流,还可能导致呛咳、营养不良。通过简单的训练,可以改善这些症状。这样练:
发音练习:(1)从简单的单字开始,如“啊”“哦”“一”,让患者大声朗读。(2)逐渐过渡到词语、短句,比如“吃饭”“我要喝水”。(3)可以配合图片或文字,帮助患者理解和记忆。
口部运动:(1)鼓腮帮子:深吸一口气,鼓起腮帮,保持几秒钟后呼出。(2)噘嘴和咧嘴:反复做噘嘴和咧嘴的动作,锻炼面部肌肉。(3)舌头训练:伸出舌头,左右摆动,或者用舌头舔嘴唇周围。
吞咽训练:(1)先小口喝水,观察患者是否有呛咳。如果没问题,可以逐渐增加饮水量。(2)吃软食时,让患者慢慢咀嚼,吞咽时低头,帮助食物顺利进入食道。(3)如果吞咽困难严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必要时使用鼻饲管。
注意:语言训练要耐心,不要催促患者,多给予鼓励;吞咽训练时,身边一定要有人陪同,防止呛咳导致窒息;如果患者出现频繁呛咳或吞咽困难加重,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