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控糖指南:饮食与运动全攻略[下载pdf][下载证书]阅读:9
仪陇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顾金超
妊娠糖尿病是孕期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若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增加胎儿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等风险,同时也会提高孕妇日后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下面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为孕妈们提供科学、实用的管理方案,助大家平稳度过孕期。
饮食管理:控好血糖的关键
饮食管理是妊娠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目标是在保证母体和胎儿营养需求的前提下,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
合理控制总热量,需根据孕妇的体重、孕周和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一般来说,孕早期不需要额外增加热量,孕中晚期每天可增加200~300千卡。体重过重的孕妇应适当减少热量摄入;体重偏轻的则需保证足够热量。
均衡分配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要选低升糖指数(GI)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豆类等,避免精制糖和高GI食物,如白米饭、白面包、蛋糕、糖果等;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鱼、禽、蛋、瘦肉、牛奶、豆制品等;脂肪占总热量的25%~30%,优先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坚果、深海鱼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油脂、油炸食品等。
建议少食多餐,把每日三餐分成5~6餐,除了正常三餐,可在上午、下午和睡前各加餐一次。这样既能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导致血糖骤升,又能防止饥饿引起的血糖波动。
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它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还能预防便秘。孕妇可多吃新鲜蔬菜(如芹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梨、草莓等)和粗粮;主食选择以粗粮杂豆为主,如全麦面条、玉米、小米等,替代部分白米饭和白面包。每餐主食量建议控制在1~2两(生重),可根据血糖情况适当调整;蛋白质补充要充足,每天保证摄入鸡蛋1~2个、牛奶500毫升、瘦肉(如猪瘦肉、牛肉、鸡肉)2~3两、鱼1~2两、豆制品1~2两;蔬菜应多吃,每天摄入量可达500~750克,以绿叶蔬菜为主。水果每天200~400克,选低GI水果,如柚子、樱桃、猕猴桃等,避免餐后立即吃,可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
烹饪方式要健康,采用蒸、煮、炖、凉拌等,避免油炸、煎、烤。少用盐、酱油、味精等调味料,控制每日盐摄入量在6克以内。
避免空腹时间过长,睡前可适当加餐,如一杯牛奶、一片全麦面包或一个鸡蛋,防止夜间低血糖。
饮食调整后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方案。一般建议每天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4.4~6.7mmol/L。
注意不要过度节食,过度节食可能导致胎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而非盲目节食。
运动管理:帮血糖平稳的好帮手
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还能增强孕妇体质,为分娩做准备。
刚开始运动时,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要逐渐增加运动量和时间。每周至少运动3~5次,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需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孕周,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有前置胎盘、先兆流产等情况,应避免运动。
散步是最适合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运动之一,每天可散步30~60分钟,速度适中,避免快走或爬坡;孕妇瑜伽能增强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缓解孕期不适,但要选择孕妇专用课程,在专业教练指导下进行;游泳对关节压力小,能锻炼全身肌肉,不过要选卫生条件好、水温适宜的游泳池,孕晚期避免游泳。
运动时间最好在餐后1~2小时,避免空腹运动,以防低血糖。运动时心率应保持在(220~年龄)×60%~70%之间,以感觉轻微疲劳但不劳累为宜。
如果运动中出现头晕、心慌、气短、腹痛等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运动前做好热身,如活动四肢、拉伸肌肉等,避免损伤。运动时穿宽松、舒适的衣服和运动鞋。运动后监测血糖,若血糖过低,可适当吃些含糖食物。
总之,妊娠糖尿病的饮食和运动管理需要孕妇积极配合和坚持。孕妈们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定期产检和监测血糖,确保自身和胎儿健康。若通过饮食和运动仍不能有效控糖,需及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