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妇幼保健院 黄成本
各位准妈妈们,孕期是人生中特殊又珍贵的时光,但“隐形威胁”——孕期糖尿病可能悄悄找上门。它不仅会让孕妈更容易患上妊娠期高血压、感染等并发症,还可能导致胎儿过大、早产、新生儿低血糖等问题。作为医务工作者,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讲孕期糖尿病的饮食管理方法,帮准妈妈们科学控饮食,守护自己和宝宝的健康。
管好嘴是基础
饮食管理是孕期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通过合理安排饮食,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表明,科学的饮食干预可使70%~8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避免因血糖波动引发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等风险。比起药物治疗,饮食管理更安全,还能让孕妈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产后恢复也很有帮助。例如采用“分餐制”,将每日三餐分为5~6餐,既能避免单次进食引起血糖骤升,又能保证营养持续供给;同时搭配升糖指数(GI)低于55的全谷物、新鲜蔬菜和优质蛋白,通过食物组合延缓碳水吸收速度,实现血糖平稳控制。
吃得对是保障
总热量要“量身定”:总热量摄入得根据孕妈的体重、孕周、活动量等因素综合计算。一般来说,孕早期不用额外加热量,孕中晚期每天可多摄入200~300千卡。如果孕妈体重超重或肥胖,总热量要适当减少,避免体重增长太快;要是体重偏轻,就得保证足够热量摄入,帮胎儿正常发育。
营养素要“合理分”: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来源,但吃多了会让血糖升高。建议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热量的50%~60%,而且要选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比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玉米等。这些食物消化吸收慢,能让血糖慢慢上升,避免血糖大幅波动;蛋白质对胎儿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每天摄入量要占总热量的15%~20%。优质蛋白质来源有鱼、禽、蛋、瘦肉、豆制品等,这些食物富含必需氨基酸,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脂肪每天摄入量要控制在总热量的25%~30%,而且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比如橄榄油、坚果、深海鱼等。要少吃动物脂肪和反式脂肪酸,像肥肉、油炸食品就尽量别吃;膳食纤维能帮着降血糖、降胆固醇,还能增加饱腹感。孕妈每天要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等。
另外,如果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这样吃更安心——比如体重偏胖的孕妈,总热量摄入要适当减少,尤其要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适当增加运动量,比如每天散散步;如果孕妈同时患有高血压,要减少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5克),别吃腌制食品;要是患有肾病,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当然,具体怎么吃建议咨询医生。
饮食误区别踩
误区一:不敢吃碳水?错!胎儿发育离不开
不少孕妈觉得碳水化合物会升高血糖,就完全不敢吃,这是错误的。碳水化合物是胎儿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过度限制会导致酮症酸中毒,影响胎儿健康。关键是选低GI的碳水化合物,并且控制好摄入量。
误区二:觉得水果含糖高?选对、吃对就能吃
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孕妈和胎儿都有好处。只要选低GI的水果,比如苹果、梨、柚子等,并且控制好量(每天200~400克),是可以吃的。但要避免吃高GI的水果,像西瓜、荔枝、龙眼等。
误区三:以为蛋白质越多越好?过量会伤肾
虽然蛋白质很重要,但吃多了会增加肾脏负担。孕妈要按照推荐量摄入,还要注意选优质蛋白质。
误区四:用零食代替正餐?营养不均还控不好糖
很多孕妈喜欢吃零食,但零食大多热量高、营养单一,长期用零食代替正餐会导致营养不均衡,不利于血糖控制。
坚持监测血糖
就算严格做好了饮食管理,孕妈也得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来说,空腹血糖要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要控制在4.4~6.7mmol/L。如果血糖一直不正常,要及时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或用药物治疗。